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6070字。
第一单元 单元任务研习(一)
阅读微专题1 体悟青春情怀 探讨青春价值
任务一再读梳理感受
1.本单元的文学作品抒发的都是青春情怀,请进一步品味,研读作品所展示出的青春情怀。
作品 写作时间 作者或主人
公年龄 作品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 青春情怀
《沁园春•
长沙》 1925年 32岁 上世纪二十年代,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①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立在地球边
上放号》 1919年 27岁 “五四运动”时期 ②摧毁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
《红烛》 1923年 24岁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 ③爱国、奉献的赤诚
《峨日朵雪
峰之侧》 1962年 26岁 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遭受不公正待遇 ④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致云雀》 1820年 28岁 英国十九世纪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⑤对自由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百合花》 1958年 通讯员19岁 解放战争时期 ⑥为保护群众献身,纯朴、善良
《哦,香雪》 1982年 香雪17岁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⑦山里姑娘的自尊自爱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与追求
2.请结合表格内容分析以上作者(或作品主人公)的青春特点与时代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 他们的青春特点都打着鲜明、典型的时代烙印。毛泽东、郭沫若和闻一多所处的时代,中国积贫积弱,他们为中国的崛起而奋斗,所以他们才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自己的赤子之情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昌耀在特殊时期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并没有消沉,所以他表达的是对生命的热爱。雪莱生活在英国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耳闻目睹现实中的种种黑暗、凄惨,才有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通讯员身处解放战争前线,对敌斗争激烈残酷,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表现出了宝贵、崇高的品质。香雪本来生活在闭塞的山村,是改革开放后“火车”所象征的现代文明为她打开了梦想之窗,点燃了她对现代文明向往、追求的勇气。每一代人的青春都脱离不了时代环境,唯有投身时代,心怀梦想,青春才会熠熠生辉。
任务二分享深层认知
3.通过感悟作品中的青春情怀,你对“青春的价值”这一话题有什么新的看法?从你最有感触的一点出发,谈谈认识,跟同学分享。
【明确】 示例一:青春的价值就是为理想而奋斗。理想是青春的航标,“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标,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