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8题,约29150字。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题(12分)
1. 下列句中不全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九岁不行 过蒙拔擢 B. 悦亲戚之情话 余方心动欲还
C. 不抑耗其实而已 空中而多窍 D. 取诸怀抱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句意: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受到过分提拔。
B.“亲戚”,古义,父母以及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人;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成员。 “心动”,古义,内心惊恐;今义,内心有所触动。句意:跟亲朋谈心使我愉悦。/我正心惊想要回去。
C.“其实”,古义,其,它的;实,果实;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句意:只不过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罢了。/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
D.“怀抱”,古义,胸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小人”,古义,小民,百姓;今义,指人格卑鄙的人。句意:有的人倾吐自己的胸怀抱负。/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饭来慰劳那些官吏。
故选A。
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辍飧饔以劳吏者 (晚饭) 策扶老以流憩(无目的漫步) 好烦其令(厌烦)
B. 殆有神护者 (可能) 景翳翳以将入(风景) 求之靡途(没有)
C. 审容膝之易安(深知) 怀良辰以孤往(爱惜) 故病且怠(困苦)
D. 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修短随化(变化) 责臣逋慢(逃避)
3. 下列加点字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微风鼓浪 事不目见耳闻
B. 齐彭殇为妄作 群贤毕至
C. 善万物之得时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D. 客逾庖而宴 一觞一咏
4. 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其制稍异于前 ③轩凡四遭火,得不焚④石之铿然有声者 ⑤得双石于潭上 ⑥故不我若也 ⑦仰观宇宙之大⑧遂见用于小邑⑨死生亦大矣
A. ①④⑥/②⑤/③⑧/⑦/⑨ B. ①⑥/③⑤/②⑧/④⑦/⑨
C. ①⑥/②⑤/③⑧/④⑨/⑦ D. ①⑥/②⑤/③⑧/④⑦/⑨
5.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常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肖系统,可知,永和九年是牛年。
B. “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指称达官显贵的住处。
C. 《项脊轩志》中“吾妻归宁”中“归宁”指古代女子出嫁,“吾妻来归”中“来归”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
D. 古代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为秀才,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秀才”是指科举考试中获得的称号。
6. 下列各项中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不过焉则不及
B. 不以物喜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 若属皆且为所虏 齐彭殇为妄作
D. 复驾言兮焉求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竞速时代,速度漫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也不断重塑现代人的感知经验。个体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自由,但越来越难以跟上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焦虑感也愈发强烈。与此同时,速度逐渐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主题,甚至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文化景观。速度美学关注审美艺术中加速或快速的时间体验,强调审美感知的瞬间性、快节奏。捕捉新奇、紧跟时尚,成为竞速时代审美艺术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