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8460字。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中美关系的未来是由人民创造的。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拉紧人民的纽 带、增进人心的(gōu) 通,越需要更多的人站出来为中美关系鼓与呼。我们要为人民之间的交往搭建更多桥(liáng) 、铺设更多道路,而不是设置各种障碍 、制造“寒蝉效应”。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美更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展现大国 ① 、拿出大国 ② 、发挥大国 ③ 、我们期待着两国人民多走动、多来往、多交流,共同续写新时代两国人民友好的故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纽带 ②(gōu) 通 ③桥(liáng) ④障碍
(2)根据语境,下列词语填入横线处,顺序最合适的是( )
A.①作用 ②格局 ③担当 B.①格局 ②担当 ③作用
C.①格局 ②作用 ③担当 D.①担当 ②格局 ③作用
(3)请根据语境,简要解释“寒蝉效应”的意思(不超过40字)。
二、名句名篇默写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作品。
跟随经典,游历山河。随王湾宿北固山,体会“(1) ,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的开阔;随曹操登碣石山,领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2) 》)的磅礴;随李白观峨眉山,欣赏“峨眉山月半轮秋,(3) ”(《峨眉山月歌》)的优美。随马致远体悟“(4)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的秋意。
诵读经典,品悟哲思。“学而不思则罔,(5) ”(《〈论语〉十二章》)是孔子对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阐述;“非淡泊无以明志,(6) ”(《诫子书》)是(7) (填人名)教诲儿子人生当志存高远。“僵卧孤村不自哀,(8)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陆游不以衰老自弃,内心燃烧着为国戍边的壮志。
三、语言表达
3.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张图片,根据你的理解,为这张图片拟个标题并说明理由(注:图中照片为意大利比萨斜塔)。
四、名著阅读
4.《朝花夕拾》中,童年鲁迅对下列两本书持怎样的态度?请选择一项并说明理由。
A.《鉴略》 B.《山海经》
我选 。童年鲁迅对这本书的态度是 的。因为 。
5.根据《西游记》中悟空和唐僧之间关系变化过程,完成下面填空。
悟空五行山获救,师徒结缘→悟空杀盗贼,师徒心生嫌隙→悟空中计戴上紧箍咒,师徒关系开始稳定→① ,师徒关系“破裂”→悟空战黄袍怪救回师父,② →真假美猴王,师徒关系再次“破裂”→观音指出假悟空;师徒关系融洽。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咏雪
吴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①如雾转,凝阶②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注】①萦:萦绕、飘动。②凝阶:凝结于台阶。
【链接】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世说新语??咏雪》)
【乙】
撒盐空中,此米雪也。柳絮因风起,此鹅毛雪也。然当时皆以道韫之语为工。予谓诗云:“如彼雨雪,先集维霰”③,霰即所谓米雪耳。乃知谢氏二句,当各有谓,固未可优劣论也。
(摘自[宋]陈善《世说新语笺疏》)
【注】③如彼雨雪,先集维霰:像下雪一样,先集下的只是雪珠。
【丙】
彤云密布,朔风凛凛号空;惨雾重浸,大雪纷纷盖地。真个是六出花,片片飞琼;千林树,株株带玉。须臾积粉,顷刻成盐。白鹦歌失素④,皓鹤羽毛同,平添吴楚千江水,压倒东南几树梅。却便似战退玉龙三百万,果然如败鳞残甲满天飞。
(摘自[明]吴承恩《西游记》)
【注】④失素:素,白色。形容鸟的白羽毛与雪相比,显得并不洁白。
6.请展开想象描绘吴均《咏雪》诗中第二联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