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2350字。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学习用典,理解欣赏苏轼的狂。
2. 感受作者的报国之志和无奈。
3、熟读成诵,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
抓住“狂”字理解词的思想内涵,提高欣赏词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三次用典与“狂”的关系,感知苏东坡豪放的词风。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曲赋,粉墨登场。从对仗工整的唐诗到长短不一的宋词,处处彰显着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来感受一下宋词的风采吧。
(板书题目,回顾词牌名以及题目)
二、 说一说你听到的苏轼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过不少苏轼的作品,也听过不少关于苏轼的事情吧?下面请大家来自由说一说你听到的苏轼。
(过渡:由学生提到的豪放派引到下一步的朗读教学任务中——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苏轼一个豪放的人,他开宋代豪放派之先河,那我们就来初读一遍这首词,感受一下苏轼的豪放词风吧)
三、 初读感知,掌握节奏
1. 指明学生来读一读(正音)
2. 齐读全词(要求字正腔圆,节奏鲜明)
四、 谈一谈你眼中的苏轼
过渡:大家读的非常好,在大家充满激情的朗读声中,苏轼的形象仿佛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那同学们觉得文中哪一个字最能概括苏轼的形象呢?——狂!
师:在词的第一句话中就提到了这个“狂”字,老夫聊发少年狂,请问第一句话在全词中有何作用啊?
1.分析第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明确:“老夫聊发少年狂”点出了词眼“狂”字,起到了总领全词的作用。
(过渡:那我们就围绕这个狂字来谈一谈眼前的苏轼吧,他的狂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2.问题:苏轼“狂”在何处?
同桌间互相讨论,总结: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上阙内容中,哪些文字写出了苏轼的狂)
(1)狂在“左牵黄,右擎苍”的任性
明确:苏轼打猎把猎狗和苍鹰这样凶猛的动物带在身边,来显示他的勇猛。特别是牵和擎表明,他没有让猎狗和苍鹰去发现猎物,而是把他们带在自己身边,炫耀。这是少年人才有的轻狂任性之举。
师:如此的炫耀之举,我们应当读出什么样的味道来啊?
左——牵黄,右——擎苍。拉长音调,读出得意之情,读出苏轼的任性之狂。
生试读,生点评,师总结
(过渡:这位同学读的很好,把苏轼这位任性的太守炫富之狂读了出来。那么他的狂还体现在哪里呢?)
(2)狂在“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阵容
他的衣着打扮很抢眼,很张扬,“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场面盛大,招摇,这确实都是狂的表现。
(师:如果将卷改为过或者到,你觉得效果一样吗?大家能想象一下千骑卷平冈的画面吗?)
学生谈画面,其他学生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