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学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7710字。
初中大学区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20分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21分)
中华文化素来崇德向善,学校开展“探寻‘德’的魅力”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撰写活动前言】
活动前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德”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从古自今,我们不缺“德”之楷模。卓越的学者闻一多先生不惧生死,大义凛( )然,痛批特务;红军战士翻越老山界,面对敌人的封锁, A 突破重围;航天员杨利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险境中从容镇定;叶圣陶老先生做学问能学而不厌、 B ;梨花姐妹修qì( )茅屋, C ,传递雷锋精神。他们或英勇,或平凡,但都能守德养性,他们是点缀在文化星空中的最美风景。
崇德向善,让我们追寻先人的足迹,开启一段寻“德”之旅。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1)qì( ) (2)大义凛( )然
2.解释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2分)
(1)卓越 (2)点缀
3.文段中A、B、C三处需填上成语,请你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写在对应横线上。(3分)
备选成语:表里如一 助人为乐 奋不顾身 不耻下问 宽厚待人
【讲美德故事】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她大行孝道,替父从军。当时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侵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抗战。木兰的父亲年老体衰,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尚小,木兰决定替父从军。十二年的征战中,勇往直前,驰骋疆场,与伙伴们一起奋勇杀敌。国家又归和平,花木兰辞官归乡。英雄魂,淡名利,铸就了不朽的传奇,真可谓是“______,______”。
4.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恰当的对联誊抄在横线处,使之内容连贯。(2分)
①巾帼立功传佳话 ②为民奉献赤子心 ③忠义传家扬美德 ④爱国胸怀凌云志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的四字短语“传统文化”“红军战士”“巾帼英雄”“北魏政权”都属于偏正短语。
B.以上两文段中的“在”“都”“让”“的”“了”“又”都是虚词,它们没有完整的意义。
C.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英雄魂,淡名利,铸就了不朽的传奇”运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来抒情。
D.“十二年的征战中,勇往直前,驰骋疆场,与伙伴们一起奋勇杀敌。”这一句缺少主语。
6.仰望先贤,小宁同学发现古诗文中处处彰显了他们可贵的品质,为此班级举行了制作书签互赠活动。请你把空缺处补充完整。(10分)
不同流俗
——洁身自好
予独爱
①______,②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乘势而进
——争芳斗艳,尽显本色
③______,④______。
韩愈《晚春》
淡泊隐逸
——明月相伴,悠闲洒脱。
⑤______,⑥______。
王维《竹里馆》
志存高远
——登高立志,表达志向
⑦______。⑧______。
杜甫《望岳》
热爱乡土
——期待乘月色夜游。
⑨______,⑩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二、阅读(3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7分)
【材料一】
自古以来,节约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墨子》中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贾谊在《论积贮疏》中有言:“用之亡度,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