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学设计3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7/11 19:50: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910字。

  《师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论证方法——正反论证。
  3.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热爱学习的良好风尚。
  教学重点: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论证方法——正反论证。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热爱学习的良好风尚。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  讲解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析文题
  尊师重道、热爱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而踏入学校的大门后,老师对我们的教诲伴随着我们一生。孔子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从师学习,是我们一生的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韩愈的《师说》,看他如何解说从师学习的道理。
  二、作者介绍,了解背景
  韩愈,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世称“韩昌黎”,因祖籍是昌黎郡望族,顾以郡望称。也称“韩吏部”,因官至吏部尚书。也称“韩文公”,因为死后谥号为“文”。
  韩愈写《师说》,是因为当时士大夫读书的风气不好,都采用门阀制度。贵族门阀自认自己的血统高于寒门,贵族子弟不用从师学习,有高贵的血统就可以蔑视他人。贵族子弟不管学识怎样,最后都可出来做官。士大夫们都养成了“耻学于师”的风气,都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向地位低下的人从师学习,还会遭到别人的耻笑。韩愈为了扭转当时不从师学习的风气,批判士大夫之族以血统论高低的不良之风,鼓励后学从师的风尚,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齐读第一段。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从师学习?
  明确: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増加力度。
  老师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是核心,是目的。道,就是儒家思想。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是一种提倡进取、鼓励学习的良好社会风尚。授业,指传授学业,是一种手段。业,指儒家经典,是道的载体。解惑,是具体任务。从而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句话,明确的提出了从师的必要性,,从师学习的问题已不容置疑,接着就自然而然把话题引到了择师的标准上。
  择师的标准:“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