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赤壁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7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7/7 21:43: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40字。

  《我与地坛》《赤壁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赤壁赋》选自统编教材必修上册散文单元,《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自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三篇文章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借以提高审美鉴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初中学过《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散文,对散文有一定了解。但缺乏阅历和体验,对文章中哲理性的东西难以深入理解。本课通过设计大情境来带动多个小任务的学习,尝试从“文本分析”向“完成任务”的教学模式转变,让学生在完成一系列真实任务的过程中读懂、读深、读透文本。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写景段落,明确情景交融、触景生情、情理结合的手法,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赏析意象。
  2.审美鉴赏与创造: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提升文学欣赏品位,体会作品背后凝结的民族审美心理。
  3.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写景散文情感线,理解情感与景物之间的关系,由情到景,由景入情,由景入理。
  4.文化理解与传承:品味苏轼和史铁生、海伦・凯勒身上共有的人格,感悟这种人格的魅力。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文章的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并能够迁移运用到写作中。
  难点:理解“景”与“情”、“景”与“理”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诵读,体会作品的文辞之美。
  2.讨论法。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相结合,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
  3.比较阅读法。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 鉴赏、探究与写作。
  教学课时设想:7课时
  1.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课时,其中《赤壁赋》读准、初步翻译1个半课时。
  2.研习文本的结构、语言、主题、艺术手法3课时。
  3.深入感悟文本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人生之路并不总是阳关大道,有时会“山穷水尽”,这时千万不能放弃,因为也许拐角处你就会发现“柳暗花明”。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都曾遭遇“山穷水尽”,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纪双腿残废,苏轼多次被贬,海伦・凯勒因病失明失聪。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经历不幸后如何破茧成蝶,实现人生的突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