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日朵雪峰之侧》教学设计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7/6 11:09: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900字。

  《峨日朵雪峰之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峨日朵雪峰之侧》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的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对青春的吟唱。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理解诗歌意象的特征与内涵,分析意象、意象的组合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体会诗歌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内涵丰富,意象颇多,想象奇特,运用修辞手法大胆、灵活。通过意象之间的变化与相互作用,营造出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蕴含着谦卑而强劲的生命力量。因此,《峨日朵雪峰之侧》作为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应让学生充分把握意象的内涵,感悟诗人抒发的情思。昌耀是一位由苦难造就的,有独特的生命魅力的诗人。该诗是诗人在以一种特殊的身份辗转于青海西部荒原从事农垦,陷入冷寂和沉闷时,以理智和清醒来观照和揣度个体生命及周围的世界所创作的。看似通俗易懂,但学生在面对那些被倾注、融贯了作者深刻体验到的生命理念、立场、情感的生命意象时,依旧存在较大的理解难度。鉴于以上教材分析,本课在设计上着重考虑了以下两方面:
  一、这首诗作为一课时的讲读课,应注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与情感。品读,通过意象体悟诗歌深层内涵。
  二、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意象的深层含义,以自读自悟、互动合作为主,教师辅助点拨,通过相关教学环节引领学生层层感知、思考、提升。
  教学目标
  1、诵读感知,把握诗韵。
  2、精读研析,体悟意蕴。
  3、探究拓展,培养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把握意象内涵,体味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诗人生活经历,品读意象,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诵读法 讨论交流 质疑探究 多媒体运用 PPT课件展示音频播放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青春是生命之树上最美的花,青春是激情,青春是梦想,青春是活力,青春是希望。可是有这么一个人的青春却经历了非同一般的磨难:14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6岁负伤回国,21岁,因为一首诗歌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青海一个荒凉的农场进行劳动改造。这一改造啊,就是 22年,等到 1979年,他以自由人的身份正式复出的时候,他已经 43岁了。这个人就是——昌耀。他被人誉为“中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传奇”。那么,昌耀的诗为什么会成为传奇呢?它究竟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峨日朵雪峰之侧》,去感悟他诗歌的传奇魅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