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教学设计20
- 资源简介:
约3490字。
《壶口瀑布》情景化任务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游记单元。《壶口瀑布》是第五单元第一课,是游记散文的典范,作者通过记述游览壶口瀑布的见闻感受,抒发其对于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表达对有同样伟大个性的人和有着伟大性格的我们中华民族的讴歌。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游记的特点,已经有了《小石潭记》的学习经验积累,作者的游踪极易把握。而对于写景的角度和方法运用,也有《三峡》《与朱元思书》等篇目的学习铺垫,辨识也较容易。因此,对于“这一篇”的最大价值,我认为需要引领学生感受壶口瀑布气势磅礴和文化内涵。其次,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常见短语的类型和常用的句式及修辞方法,也需要在经典作品中做积累巩固。
教学目标
1 、了解游记的文体特征,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在确定拍摄季节时,把握作者的游踪。
2 、在拍摄镜头选取中学习独特的写景角度,赏析所描绘的景物特点;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3 、体会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对景物多角度的赏析方法,赏析所描绘的景物特点;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2、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思与景物描写的关系,体会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情感。
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导入
游记相关知识介绍
①概念:游记是散文的一种,是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它以叙述为主 , 兼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具有形式灵活、文情并茂的特点。
②游记三要素“所至” ( 游踪 ) 、“所见”( 风貌 ) 和“所感”( 感想 )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所至”是游记的线索,也是写景抒情的基础;“所见”是游记的主体,也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对象;“所感”是游记的灵魂,也是游记的生命力所在。
情境设置
“我的梦中情瀑”活动通知
千里黄河壶口飞,桃花汛里响惊雷。恰逢春和景明,壶口瀑布邀您来赏壮阔之景,现面向全网招募拍摄团队,为壶口瀑布拍摄宣传短片。作为团队成员, 请结合名篇《壶口瀑布》, 助推壶口瀑布出圈, 登上旅游热门榜单。
任务一
基础梳理(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轧钢zhá 轧账ɡá 倾轧yà 迂回yū 推推搡搡sǎng
霎时shà 刹那chà 潺潺chán 寒噤jìn 怒不可遏è
2.解释下列词语
寒噤:身体因受冷、受惊或疾病而微微颤动。
噤若寒蝉:像深秋的蝉那样不鸣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