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案1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6/18 10:38: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70字。

  《沁园春长沙》教案
  【导入新课】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高中语文课堂。
  “伤春悲秋”是中国文人的一个传统。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但也有一些歌颂秋天的异数,如刘禹锡写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925年,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为秋天唱过一曲昂扬的赞歌,奏出了一首秋天的壮美乐曲。33岁的毛泽东重返他读书学习过的长沙,登上橘子洲头,写下了这篇气势如虹的《沁园春•长沙》。板书课题
  【文体知识】
  词,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又名“长短句” ,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是配乐歌唱的,后来,词逐渐与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他称为“诗余”。
  《沁园春》就是词牌。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叫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长是夺取。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词的标题
  词的标题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长沙作为这首词的标题,揭示了这首词内容与诗人当年在长沙求学有关。
  【学习目标】
  1.通过多层次诵读,读出韵律和节奏,读出情感。
  2.通过圈点勾画,能够说出诗歌景物特点,概括诗歌意境。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诗歌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中国现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二、朗读诗歌
  1.教师播放名家范读,要求学生标注字音,把握节奏,感悟诗歌整体风格基调。
  2.听完录音,教师出示重点词语,学生齐读。
  3.教师指导学生领字要重读,如:独立、看、忆。动词要重读,如染、争、击、粪土。
  百舸(gě) 橘子洲(jú) 遒(qiú)  峥嵘(zhēng  róng)  携(xié) 遏(è)制
  漫江(mǎn)  寥廓(liáo kuò)   挥斥(chì)    惆怅(chàng)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过渡语:同学们,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受到年轻时候的毛泽东心中的豪情壮志,此时的毛泽东年仅33岁,他带着“要似昆仑扫绝壁,又恰似台风扫寰宇”的信念,投身于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斗争中去。让我们一起去走进诗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