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导学清单
- 资源简介:
约11420字。
统编版必修上《百合花》导学清单
【学习目标】
1.厘清全文的线索、情节,分析通讯员、新媳妇、“我”等人物的形象。
2.学习以小见大以及用心理活动、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3.掌握题目的象征意义,体会小说表现出的战争中的人性美、人情美。
【知识清单】
01作者介绍
生平 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祖籍杭州市,1925年出生于上海一个贫民家庭,小时候进过孤儿院。1942年在浙江武康县初中毕业。次年参加新四军,后在部队文工团当演员和创作干部。1955年从部队转业,任上海《文艺月报》编辑。
作品 1950年起,陆续在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和特写,后来结集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禅院》和《百合花》等短篇集。其中好些名篇曾被译成日、英、法、俄、越等国文字。
评
价 《百合花》是一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小说。茹志鹃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情节简单明了,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02写作背景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茹志鹃的家人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回忆起1946年那个中秋夜以及在解放战争中遇到的各种人和事。回首往事,茹志鹃感到“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03知识链接
1.《人民日报》发布的鲜花花语:
百合花:顺利、心想事成、百年好合、纯洁、神圣。
2.茅盾评《百合花》
《百合花》结构上细致严密,同时富于节奏感。它的人物描写也有特点,人物形象是由淡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得清,最后,不但让人看清了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它的风格清新俊逸,是一篇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
04整体感知
1.预习检查
撂(liào)下|憨(hān)憨|讪(shàn)讪半晌(shǎng)|憎(zēng)恶|擦拭(shì)
发髻(jì)|瞅(chǒu)见|耽(dān)搁抿(mǐn)嘴|磕(kē)磕绊绊|忸怩(niǔ ní)
尴尬(gān gà)|掂(diān)量|虔(qián)诚嬷嬷(mó mo)
【扎】(zā)包扎(zhā)驻扎(zhá)挣扎
【拗】 (niù)执拗(ǎo)拗断(ào)拗口
【似】 (shì)似的(sì)似乎
2.图文导航
3.主旨点睛
小说以解放战争初期的一场战役为背景,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我们一起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后来通讯员舍已救人,英勇献身,新媳妇为牺牲的通讯员献出新被子的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纯洁的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