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基础篇目复习:《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 资源简介:
约11130字。
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基础篇目复习
《归园田居》
【回顾旧知】
1.走近作者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他是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挚,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田园诗从此以后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创作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歌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2.题解
回归田园,种田度日,就是后世所说的隐居。
3.创作背景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任职八十多天后即辞官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陶渊明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乡居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课文选的是第一首。
4.文化常识
田园诗派是我国古代诗歌流派中重要的一支,陶渊明是其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有的接近于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抒发诗人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而自然,朴实而又毫不缺乏色彩,给人一种清新、静谧、悠闲、纯美的感受。陶渊明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并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境,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此后田园诗不断发展,到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名家辈出,王维、孟浩然是其代表人物。此类诗歌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诵读先行】
依照提醒,尝试背诵默写诗文。
少……,性……。误……,一……。羁……,池……。开……,守……。
方……,草……。榆……,桃……。暧……,依……。狗……,鸡……。
户……,虚……。久……,复……。
【解释词语】
重点词语解释
少无适( )俗韵( ),性( )本( )爱( )丘山。
误落尘网( )中,一去( )三十年。
羁(jī)鸟( )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于>南野( )际,守拙( )归园田。
方( )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yìn )后檐,桃李罗( )堂前。
暧暧( )远人村,依依( )墟里( )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户庭( )无尘杂,虚室( )有余闲( )。
久在樊笼里,复( )得( )返自然。
【文言翻译】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译文: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译文: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译文: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译文: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