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9000字。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35分)
1、语境默写。(10分)
主题 古诗文名句
爱国 唐代李贺巧用鲜明色彩对比凸显守疆将士严阵以待保家卫国的气势,① ,② ”(《雁门太守行》)。家国沦陷之时,南宋文天祥也发出了“③ ?④ ”(《过零丁洋》)的千古悲歌,以此表明他捐躯报国的决心。
山水 曹操笔下的山水则别具一番格调,“⑤ ,⑥ ”(《观沧海》),尽显大气磅礴,气象恢宏。异域风光,常让人惊叹不已。
志向 孔子说:“⑦ ,⑧ ”(《论语》),人要有坚定的志向,只有树立坚定的志向,并为之不断努力,才能成功。
乐观 即使身陷困境,也要有王安石“⑨ ,⑩ ”(《登飞来峰》)那样的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坚定信念。
2、根据阅读提示,完成下面读书分享卡任务。(6分)
《经典常谈》阅读分享卡
作品介绍 这是朱自清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亦可看作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
摘录语段 分享批注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 《<说文解字>第一》 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着的一个人。旧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相传便是他的忌日;他是投水死的,竞渡据说原来是表示救他的,粽子原来是祭奠他的。 《辞赋第十一》 作者在许多篇章开头都写了这样的文字,请探究篇章开头的妙处:①
《史》《汉》可以说是各自成家。《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司马迁感慨多,微情妙旨,时在文字蹊径之外;《汉书》却一览之余,情词俱尽。但是就史论史,班固也许比较客观些,比较合体些……总之,《史》《汉》二书,文质和繁省虽然各不相同,而所采者博,所择者精,却是一样;组织的弘大,描写的曲达,也同工异曲。二书并称良史,决不是偶然的。 (《<史记><汉书>第九》) 作者在这一章的结尾处用了对比的方法,其效果是:②
交流记录 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是如何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读这本书的? 我这样读这本书:③
3、成语积累。(4分)
龙的形象在中国① (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龙部》载:“龙 ,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意思是说,龙是有鳞动物的头领,②,上天入海,无所不能。龙的身影活跃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寄托着劳动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美好祈愿和无限向往。③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的龙形象,或古朴稚拙,或婉转灵动,或奔放张扬,或高贵威严……不仅生动地反映各个时代的文化面貌,更在风云变幻中承载着中华民族奋发开拓、④的文化精神。
摘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根据括号内解释依次填出①③处的成语。(2分)
① ③ (2)②④处成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变幻无穷 励精图治 B. 变幻无穷 自强不息
C. 原封不动 励精图治 D. 原封不动 自强不息
4、根据提示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3分)
下面是宁夏六盘山和黄河古渡两处风景名胜的对联,请你运用所学对联知识,将相应的备选词语填入横线,完成对联。
六盘山: 上联:红旗猎猎,壮志凌云望南雁
下联:战鼓咚咚,长缨在手 A
黄河古渡: 上联:紫气东来,云山两岸花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