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案5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8/27 12:01: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900字。
沁园春·长沙
设计指导思想
《沁园春·长沙》处在的“向青春举杯”专题“吟诵青春”这一板块,根据教材安排,在这一板块的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围绕“理解”与“朗诵”两个要点展开活动,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准确把握诗歌内容,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
为实现专题教学的目标,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学习生活经历,了解毛泽东所处时代的中国进步青年以天下为己任,肩负起国家兴亡、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朗诵。《沁园春·长沙》格调昂扬豪迈,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把握作品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通过揣摩语音、语调的高低、停连、快慢、轻重,找到恰当的声音表现形式,把作品读得声韵饱满、大气磅礴。“看”、“怅”、“问”、“忆”领起的句子,要读出不同的语气。此外,在本课的朗诵活动中,还要让学生尝试分析诗歌的意象、语言,感受本词的节奏、韵律,明确要求学生能够背诵这首词。
教学目标
1.学习这首词,让学生能够感受并理解诗人毛泽东青年时期的理想抱负及精神境界。
  2.学习这首词,能够品味语言,体会意境,把握形象,把握作品感情基调,把这首词读得声韵饱满、大气磅礴。
  3.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够把握朗读的特点和方法,具体、深入地感受词的意境,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够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这首词中所传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词的理解感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欧阳修《秋声赋》:“噫嘻悲哉!此秋声也”。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以叹时运不济,人生的艰难万苦。但也有不少古代文人为我们唱出了秋的赞歌。如唐朝刘禹锡《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催人奋发有为,大展鸿图,给人顽强奋斗的精神。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壮志凌云的青年毛泽东给我们描绘的秋景,一同走进这位青年才俊的崇高心灵,体会这位时代弄潮儿的宏大胸襟和抱负。
二、背景介绍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具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救国救民的宏伟抱负。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在回答《言志》的作文题目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