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23
- 资源简介:
约6810字。
第5课 《论语》十二章
一、基础巩固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可以兴,可以观 兴:激发人的感情
B.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敏捷
C.文胜质则史 史:虚饰,浮夸
D.君子喻于义 喻:知晓,明白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而
①敏于事而慎于言________________
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而不仁,如礼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死而后已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
①请问其目______________
②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
①仁以为己任____________
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____________
(4)者
①知者不惑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何
①人而不仁,如礼何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子何莫学夫《诗》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思。
(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譬如平地____________
(3)小子何莫学夫《诗》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文言句式。
(1)克己复礼为仁________
(2)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____________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____________
(4)敏于事而慎于言____________
(5)止,吾止也________
5.下列有关《论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B.《论语》以叙事体为主,语录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D.“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四书五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论语》通篇看起来都在讲修齐治平的义理,但并不会让人觉得艰深晦涩。相反,它能让人常读常新,翻开的时候随时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微妙之处,究其原因,是因为其文本具有一种文学性特质。孔门四科着眼于“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虽然在文学方面见长的是子游和子夏,但编辑《论语》的孔门弟子及后人们仍表现出了极高的文学修养和品位。
从文辞的表达特征来讲,同为儒家经典,( )。如开篇《学而》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