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桂平市2024年春季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2870字。
2024年春季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赋分120分)
温馨提示:
1.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21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清明时节,草木萌动,生机盎然。①对中国人来说,这既是缅怀先人、慎终追远的日子,也是踏青赏春、感受自然的良机。②这恰恰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刻的生死哲学。冬去春来,让我们看到自然界的伟大接力。而在社会层面,正是一代代先辈为国家发展diàn定了基础,我们才能站在新的起点上,投身时代进步的潮流中。
在清明节祭奠祖先、追思亲人,是保存并维护家族回忆,使生者得到慰藉与勉励的重要方式之一.曾子曰:【乙】“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从寻根问祖中汲取精神养分,帮助我们牢记自身来处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引领了社会的道德风尚。
③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就有【丙】“家国同构”的传统观念。④纪念逝者不仅是整个国家的大事,也是每个家庭的大事。正因如此,清明也是致敬英雄、缅怀先烈的日子。每到这个时候,年轻人会成群结队地来到烈士陵园或纪念碑前,缅怀为国捐躯的华夏儿女,表达对英雄烈士的崇敬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明祭英烈也演进出网络纪念的新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上献花、留言寄语等纪念活动,在烛光里、鲜花中,表达思念之情,传递奋发之志。
铭记英烈事迹,发扬英烈精神。不论是救亡图存、抵御外侮,还是投身革命、争取解放,又或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壮烈牺牲,所有为国家、民族与人民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先烈,都是当之无愧的【丁】“民族魂”。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diàn( )定 (2)当之无愧( )
2. 分别写出下列两个词语的近义词。
(1)慰藉——( ) (2)捐躯——( )
3. 请从以上文段摘抄3个成语。(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______ ______ ______
4. 对以上文段中【甲】【乙】【丙】【丁】四处双引号使用的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和乙表引用,丙和丁表强调。 B. 甲、乙表引用,丙表强调,丁表特定称谓。
C. 甲和乙表引用,丙和丁表特定称谓。 D. 甲和丙表强调,乙和丁表特定称谓。
5. 以上文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 ①. 奠 ②. kuì
2. ①. 告慰、宽慰、抚慰、安慰、安抚等 ②. 献身、牺牲、阵亡、就义等
3. ①. 生机盎然 ②. 慎终追远 ③. 潜移默化/当之无愧 4. B 5.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奠定:diàn dìng,意思是建立;安置使稳固。
当之无愧:dāng uì,意思是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
(1)慰藉的近义词可以是“安慰”、“抚慰”、“宽慰”等。这些词语都表示给予精神上的安抚和舒解,使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安慰。
(2)捐躯的近义词可以是“献身”、“牺牲”、“殉国”等。这些词语都表示为了某种信仰、事业或国家而付出生命,具有高度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积累。
生机盎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慎终追远: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感化,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当之无愧: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
任选三个作答即可。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对于题目中给出的文段中的四处双引号使用的作用,我们首先要理解每一处双引号在文段中的具体用法,并与常见的双引号作用进行对照。
【甲】处“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明显是对古代某句话的直接引用,所以它的作用是表引用。
【乙】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同样是引用了曾子的话,所以也是表引用。
【丙】处“家国同构”是对中国社会传统观念的一种概括和强调,而不是特指某一个词或概念,因此它在这里的作用是表强调。
【丁】处“民族魂”则是对那些为国家、民族与人民献出宝贵生命 英雄先烈的特定称谓,因此它在这里的作用是表特定称谓。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④句“纪念逝者不仅是整个国家的大事,也是每个家庭的大事”语序不当,应为:纪念逝者不仅是每个家庭的大事,也是整个国家的大事;
故选D。
6. 请用本学期学过的诗句将以下文段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