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检七年级语文科目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501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检
七年级语文科目试卷(A)
一、积累运用(29分)
1. 默写古诗文。
(1)蒙曰:“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2)独坐幽篁里,______。深林人不知,______。(王维《竹里馆》)
(3)草树知春不久,百般红紫斗芳菲。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4)双兔傍地走,______?(《木兰诗》)
(5)请将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何处笙箫夜半奏 下联:______
(6)通过古诗词,能体会到古人丰富的情感。由木兰“______,______”(《木兰诗》)能感受到木兰替父从军的毅然和决然,由岑参“______,______”(《逢入京使》)能感受到热泪下浓浓的思乡之情。
【答案】 ①. 士别三日 ②. 即更刮目相待 ③. 弹琴复长啸 ④. 明月来相照 ⑤. 杨花榆荚无才思 ⑥. 惟解漫天作雪飞 ⑦. 安能辨我是雄雌 ⑧. 谁家玉笛暗飞声 ⑨. 愿为市鞍马 ⑩. 从此替爷征 ??. 故园东望路漫漫 ??. 双袖龙钟泪不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啸、榆荚、惟、辨、鞍、袖”等字词容易写错。
2. 学习《木兰诗》时,有同学认为“壮士十年归”和“同行十二年”两句的说法自相矛盾。请你根据下面的知识卡片和诗歌内容,分析这两句诗是否矛盾。
知识卡片
数词在古诗词中用处颇多。可以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数词配合名词,简洁鲜明地描画了春日图景。可以虚表数目,构成夸张。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中“千”“万”即为虚指,表示花朵之多。
【答案】示例:不矛盾。诗中出现“十二”,同时还有“百”“千”“十”等表数量的词,这些数词都是虚指,强调木兰征战时间之长;“十二年”还表明伙伴们知道木兰“女郎”身份后的惊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知识卡片》“可以虚表数目,构成夸张。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中‘千’‘万’即为虚指,表示花朵之多。”可知,《木兰诗》中“壮士十年归”和“同行十二年”两句中的“十”“十二”也是以虚表数目,构成夸张,“十年”突出了木兰征战时间之长;“十二年”,结合“不知木兰是女郎”可知,强调了伙伴们知道木兰“女郎”身份后的惊讶,突出了木兰的谨慎和机智。因此不矛盾。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国情怀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升华为中华民族逐梦的不竭动力。大禹治水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孙中山为实现“天下为公”锲而不舍、jū gōng jìn cuì,鲁迅为( )麻木沉睡的国人弃医从文,“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壮大排除万难回到故土,周恩来为国家发展与人民幸福lì jìn xīn xuè,面对fēng ráo的土地发出“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誓言的端木蕻良,让人深深感受到他对故乡的热爱……他们以身报国至死不懈,他们对国家与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令后来者只要念及于此,无不( )。数千年来,那些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而奋斗的人们,他们的光辉事迹,谱写了传颂千古的无数壮丽诗篇。
3. 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1)jū gōng jìn cuì(2)lì jìn xīn xuè(3)fēng ráo
4.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凝成 叫醒 慷慨淋漓 B. 汇成 叫醒 心潮澎湃
C. 凝成 唤醒 心潮澎湃 D. 汇成 唤醒 慷慨淋漓
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些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而奋斗的人们,他们的光辉事迹,谱写了无数传颂千古的壮丽诗篇。
B. 那些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而奋斗的人们,用他们的光辉事迹,谱写了无数传颂千古的壮丽诗篇。
C. 那些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而奋斗的人们,用他们的光辉事迹,谱写了传颂千古的无数壮丽诗篇。
D. 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而奋斗的那些人们,他们的光辉事迹,谱写了无数传颂千古的壮丽诗篇。
【答案】3. (1)鞠躬尽瘁((3)沥尽心血(3)丰饶 4. C 5. B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1)jū gōng jìn cuì——鞠躬尽瘁:恭敬谨慎,勤勤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