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二中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8/26 7:15:0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2200字。
2006-2007年饶平二中高三级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2006.08.24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I (1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学派,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其学说一直统治中国思想界达两千多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通常流行的看法是,儒家的创始者是孔子。其实,“儒”的起源是颇为扑朔迷离的。
    二十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对孔子是儒家创始者之说提出质疑,他们有的支持胡适在30年代提出的观点,有的则支持汉儒经师的“周代始有儒”的说法,纷纷扬扬,各抒己见。
    其实,早在两汉时期,以司马谈父子、刘向父子、班固为代表的汉儒经师们,根据《论语》、  《墨子》、《周礼》等书,推测、判断出儒起源于周代的“王官”。他们认为,“儒者以《六艺》为法”,而《六艺》则是周代的典籍,是先哲“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所以儒家出于周代的司徒之官,其当时的职责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
    唐朝的孔颖达则从《周易》、《左传》中受到启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儒”是“濡”的意思,儒家就是以先王之道濡养其身为宗旨的一个学派,在日常的处世交接中,讲究优柔。
    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章太炎提出了又一种说法,认为“儒”之名出于“需”,在太古即已有萌芽。
    胡适在儒的起源问题上是花力气最大的一个研究者,他在近20年的时间中一直在著述里谈论这个问题。经过反复论证,列举大量材料,他将儒的起源时代确定为殷商代。他认为,“儒”字的原义是柔、弱、懦、软等等意思,“儒”者是“殷代的遗民”,是殷民族里主持宗教的传教士,此宗教以拜祖先为主。由于殷民族被周人征服,他们成了亡国之民的上层阶级。在困难的政治环境里,痛苦的经验教育了他们以谦恭、不抵抗、礼让等行为为美德,由此他们被取了个浑名叫做“儒”。胡适是这样阐述的:殷商的知识分子——王朝的贞人、太祝、太师以及贵族的多士在新当政的西周民族的统治下,过的虽然是惨痛的奴虏生活,然而他们有着一样武器。他们藉此团结殷民族——这件武器就是殷人的宗教。这种宗教需用一批有特殊训练的人:卜筮需要“卜筮人”,祭祀需用祝官,丧礼需用相礼的专家。亡国之后,这些有专门知识的人往往沦为奴虏,或散在民间。他们靠自己的专长、专门的知识技能换得衣食之资,在六七百年中逐渐变成了绝大多数人的教师,专门以此为职业。周人虽在政治上得势,但他们的整体水平、特别是知识文化的水准还及不上殷商遗民,为了执政的需要,不得不拜其为师,但他们又从骨子里瞧不起这些殷人,便轻蔑地以“儒”名之。因此,孔子只不过是殷亡五六百年以后儒的中兴领袖,并不是儒教的创始者。
    自胡适1934年率先提出以上论点以来,郭沫若先后写了《驳<说儒>》、《论儒家的发生》等文与之论战。但郭不得不在儒的起源问题上一度同意此说:“祝宗卜史之类的贵族们”走到末路,便是“儒”的起端了,而“君子儒”就是“儒的职业化”的标志。但郭在七年后又推翻自己的观点,认为儒是“春秋时代的产物”。
    冯友兰、钱穆等人则持“儒出于官守说”,即认为儒起于贵族政治崩坏以后,即“官失其守之时”。
    这些争论在70年代与80年代的“新儒学”论争中又导致了孔子究竟是否儒家创始人的争论。要推翻孔子是儒家创始者的历史定论,目前仍证据不充分,尚留待中外史学、文化学与哲学学者们去进一步研究。 (楼培敏、王国荣主编《文化悬案·孔子并非儒家创始人吗?》)
1.下列说法不是汉儒经师认为“周代始有儒”依据的一项是(    )
   A.《论语》、《墨子》、《周礼》等成书周代,故周代始有儒。
   B.汉儒经师对《论语》、《墨子》、《周礼》等书作深入研究,根据其有关信息进行推测,从而作出“周代始有儒”的判断。
   C.《六艺》是周代的典籍,而儒者以《六艺》为法,儒当然源于周代。
   D.从《六艺》的作用看,儒家出于周代的司徒之官。
2.不属于胡适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
   A.“儒”字的原义与殷代遗民在困难的政治环境里所形成的谦恭、不抵抗、礼让等性格相符。
   B.“儒”原是周人给殷代遗民中主持宗教的传教士取的诨名。
   C.殷民族里主持宗教的传教士,以拜祖先为主,他们是殷代遗民中的上层阶级。
   D.殷商的知识分子在亡国以后,利用宗教作武器,藉以团结殷民族,这就是“儒”的起端。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儒家是中国封建制度确立以后,影响中国人思想最大的学派,人们普遍认为其创始人是孔子。
   B.二十世纪30年代,许多学者开始对“儒是春秋时代的产物”之说提出了质疑,通过研究得出不同结论。
   C.周人对殷代的遗民一方面奴役他们,蔑视他们,一方面又无可奈何地利用他们。
   D.“祝宗卜史之类的贵族们”走到了末路,便是“儒”的起端了。郭沫若早期的这一看法和胡适是一致的。
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颖达认为,“儒”源于周代及以前的圣朝。
   B.章太炎的观点否定了汉儒经师的看法,同胡适的观点比较接近。
   C.卜筮人、祝官等在殷商时代就已存在,专门从事宗教活动。殷亡后,他们对周的统治客观上也起了积极作用。
   D.“君子儒”是指殷亡后殷人将自己的宗教专长职业化的标志。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