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3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8/25 22:59:4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课时,约10100字。
再别康桥
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  孙  玉
【教学目的】
1.感悟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整齐的章法,和谐柔美的音韵所散发出的强烈的艺术感染;2.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境之美。意境的营造。
【教学方法】
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一提到徐志摩,立即就会想到他这首《再别康桥》。它似一阵风、一片云、一丝雨,把那份洒脱和诗的意境融在一起,给读者一份清纯、洁美和缠绵的情愫,让读者体会到徐诗的那份清纯和空灵。这是诗中的诗,是顶峰上的顶峰,达到了新诗在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可以说,仅凭一首《再别康桥》,志摩就值得我们永久的纪念。

二、 诵读欣赏,整体感知
1.诵读欣赏,范读正音:
青荇(xìng)  长篙(gāo)  漫溯(sù)  笙(shēng)箫
2.(朗读指导)为什么诗人一开始说“轻轻的我走了”而不是“我轻轻地走了”,后者更符合语法规范啊。他后面连用了两个轻轻的,都在“我”之后。 
说明:前面讲过调整语序的作用,一个是强调,一个是音韵的需要。这里主要是强调,而且这样一写,音韵上感觉也好一些。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连用三个,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康河给诗人留下的最美的印象,就是她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不忍心惊动她的宁静,打破她这种美。(竹林里:某某某到此一游) 
3.诗一共分了七节,是不是每一节语调的处理都一样?一般高潮的时候我们会读得重一些饱满一些,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一节是高潮?为什么?   
第一段是说我要走了,向你告别。第二至第四节是回忆康桥的美景。因为回忆美景,作者禁不住激动起来,要撑一支长篙去寻梦,并且满载一船星辉,在星夜放声高歌!但是马上又回到了现实,我不能放歌,我要走了。主体部分作者的感情经历了几次变化?分别是什么样的变化? 
彩梦——寻梦——梦醒 
关于轻轻的与悄悄的:有一种看法,认为悄悄,可以理解为他不愿意把来寻旧梦的这件事嚷出去,尤其是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复杂的处境和复杂的内心。同时,悄悄也有寂寞的含义,这一片感情领地是属于自己的,一个感情纯真的诗人只能选择这种告别方式。轻轻则突出宁静,主要是在一开始营造一种气氛,而当作者内心经历了一番狂澜之后,他的心其实是更加寂寞的。
三、分析鉴赏
(一)意象分析: 
问: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往往会使许多东西变得非常美好。那么,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代表康桥? 
1、金柳。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既与夕阳相映,(落日熔金,但是水里可能是金色的,给柳树披金似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