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淮南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7320字。
淮南2023-2024学年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漫步文学
诗苑,诗文大闯关,让我们一起来挑战吧!(10分)
(1)第一关:填写诗文内容。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____________,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贺敬之《回延安》)
(2)第二关:古诗文PK流行语
请给下面的这句流行语配上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现代流行语 古诗文
分分钟都想见! 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子衿》)
“比比心” ⑥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3)第三关:请根据语境填写连续的两句古诗文。
好朋友要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略显伤感,不妨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更显豪迈。
(4)第四关:古人常在古诗文中巧用比喻表明心志,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⑨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两句诗,运用比喻表明作者求仕无门,有愧于盛世,渴望得到引荐。
2.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各题。(14分)
【甲】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怆见,编撰者的工作只是编撰罢了。
【乙】许氏又分析偏páng,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shū五百四十部首。……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
(1)给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尽( )量 编撰( ) 偏páng( ) 分shū( )
(2)语段中有错别字一个的词语是____________,它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2分)
(3)下列选项与“通读古书”短语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洋洋大观 B、兴高采烈 C、守护自然 D、手脚利落
(4)【甲】文中的“书”是指《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全书共____________篇,破除“____________”的传说,提出了许多精彩的见解,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化。(6分)
【乙】文中的“许氏”是指____________,“这部书”是《____________》。
3.综合性学习(11分)
八年级(1)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你我共亲近”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一段关于中华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材料,请你按要求修改。(4分)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2006年5月20日,【甲】经国务院批准与审核,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大约三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少数民族,也有过清明节的习俗。【乙】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①【甲】处画线句子存在语病,应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调换位置。(2分)
②【乙】处画线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2)班级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有一道题目,请你完成。(3分)
将下列描写民俗活动的诗句填入后面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B.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C.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D.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元宵节看花灯,那正是____________,热闹非凡;端午日赛龙舟,只见得____________,惊心动魄;除夕夜守岁,仍能够____________,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