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学设计46
- 资源简介:
约3340字。
是谁囚禁了柳宗元——《小石潭记》思辨型创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01
【知能目标】
能通过完成情境任务,语言的品评,沉浸式探究作者于文中表现的心情变化以及含蓄流露的心境。
【理解目标】
1.能通过对比、分析,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变化,以及柳宗元“孤凄悲凉”的心境。
2.能通过链接材料和课文的联读,一分为二地思考问题,认识到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历史、文化价值。
【迁移目标】
借助课外拓展,了解“贬官文化”,能在课外自主阅读同类作品。
教学流程
02
师:为师很不喜欢先讲背景和作者生平,这节课要破例啦,因为,作者的生平和我们这堂课设置的情境密切相关。
PPT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师:世人往往对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熟悉,却对他和刘禹锡一生一世的深厚友情比较陌生。
柳宗元,出身官宦世家,少有才名与宏图,二十出头便考中进士,那年,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两人相差仅一岁,仕途可谓一片光明。两年后,二人同在御史台任职,来往密切,成为好友。再后来,刘禹锡与柳宗元结识了当时的太子侍读王叔文,他们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邵州刺史,后加贬永州司马,刘禹锡被贬至连州刺史,又追贬郎州司马。刘柳二人在偏远州郡蛰伏近十年,在这期间他们常常互通信件,关心对方,让彼此饱受创伤的心灵得到许多慰藉,十年沧桑,刘禹锡在遥远的郎州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同他一起贬谪的官员,终于等到了朝廷重新启用他们的机会。
元和九年(814)十二月,唐宪宗将他们召回长安。刘禹锡终于见到了好友柳宗元。谁知,回京不久,柳宗元又出为柳州刺史,刘禹锡贬到了播州。柳宗元上书皇帝说播州偏僻,刘禹锡还要带着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实在不适合让刘禹锡去那样的地方。同时,他还恳请朝廷将自己贬往播州,让刘禹锡代替自己去柳州。后来,宪宗决定让刘禹锡贬往更近的连州。柳宗元这一去就再没能回长安,他死在了柳州任上,年仅46岁。他把自己的孩子和书稿托付给了刘禹锡。刘禹锡兢兢业业抚养他的孩子,呕心沥血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