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测试卷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8/23 6:38:3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有23道题,约4870个字。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目标检测题
九年级语文(上)   第四单元测试题
凯里市舟溪逸夫中学:潘俊羽
班级                 姓名                得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运用及考查。(18分)
   1.下列词组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汲取(jí)         机械(xiè)         省悟(Xǐng)
    B.滞碍(zhì)        玄虚(xuán)        摧残(cán)
    C.儒家(rǔ)         诓骗(kuāng)       脊梁(jǐ)
    D.脂粉(zhī)        怡情(yí)           渺茫(miǎo)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恭喜   辨伪去妄   根深帝固             B.放弃   墨守成规   孜孜不卷
C.推敲   腐草为萤   不言而愉             D.渊博   寻根究底   锲而不舍
   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巍同志不是在故纸堆里寻章摘句,主观铺陈,或者反复从已有的形式中来再现生活。
B.选择题材的意思就是说,要从广阔的、汗牛充栋的生活事件中选定你需要的材料。
C.这类作品,本来和作家有同感的人也许会耐心去读吧,而在不同的读者却是味同嚼蜡。
D.一看就看出作家们在那儿咬文嚼字,装腔作势;或者是迈方步,或者是扭扭捏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你们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B.凡是和李嘉林同事过的人都深刻地对他的勤奋有着印象。
C.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D.他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5.下面文字中横线处,应填入的一项是(    )(3分)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A.作文使人准确,讨论使人机智,读书使人充实
    B.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C. 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读书使人充实
    D.讨论使人机智,读书使人充实,作文使人准确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罗迦·费·因格,是美国实业家。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C.《不求甚解》作者邓拓,代表作《燕山夜话》。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鲁迅,原名周作人。这篇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
    二、阅读能力考查(32分)
(一)  (12分)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