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4150字。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查范围:选择性必修上册;选择性必修中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过去几十年里,科学家们有了令人惊奇的新发现:骨骼参与了与其他身体部位沟通的复杂的化学“对话”。
骨骼是一种独特的机体组织,它不仅包含可构建坚硬基质使骨骼具有强度的细胞,同时还包含分解基质的细胞,使骨骼在人体生长期可重塑自我,并在一生中拥有自我修复的能力。构建骨骼的细胞被称为“成骨细胞",而分解骨骼的细胞则被称为“破骨细胞”。如果两种细胞数量失衡,就会导致骨质太多或太少。如骨质疏松症是新骨质合成的速度跟不上老骨质降解的速度导致的。
此外,骨骼还含有一种“骨细胞”,占所有骨骼细胞的90%以上。对骨细胞的研究,始于大约20年前一位名为琳达•伯恩瓦尔德的细胞生物学家。当时,有同事劝告琳达不要将时间浪费在骨细胞上。因为人们普遍认为,骨细胞的作用很小,只是用来感知机械力,调节骨骼重塑而已。
但琳达并没有放弃。最近,她在《生理学年度评论》发表文章,详细阐述了骨细胞对肾脏,胰腺和肌肉的重要性。
琳达关于骨细胞与其他器官交流的最早的一个发现是,骨细胞会产生一种名为“FCF23”的生长因子,它通过血流抵达肾脏。如果身体里FCF23过多(如软骨症患者),那么肾脏就会向尿液中释放更多的磷,身体里的磷会越来越少,由此产生骨骼软化,肌无力或僵硬等问题。
同一时期,生理学家杰拉德•卡尔桑蒂也开始了对骨骼重塑和能量代谢之间潜在关系的研究。他发现,脂肪细胞会产生一种叫作“瘦素”的激素,瘦素会在骨骼重塑和能量代谢的生物过程中起作用。老鼠动物实验证明,瘦素可抑制骨骼重塑。食物匮乏时,瘦素可抑制早期骨骼生长和食欲,为维持日常功能节省身体能量。
杰拉德与研究小组成员合力研究。他们对由于基因突变而缺乏脂肪细胞和瘦素的几名儿童的手骨和腕骨进行X光检查后发现,这些儿童的骨骼都比他们的实际年龄大几个月甚至几年。显然,没有瘦素的抑制作用,骨骼会加速生长。这是骨骼会“倾听”其他人体器官“信息”的一个例子。研究小组还进一步提出,骨骼对于身体的能量使用也会产生影响。他们发现,缺乏骨钙素的老鼠在调节血糖水平方面存在困难,骨钙素是由成骨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骨钙素与身体沟通之后发挥的多种作用,如通过影响性激素的产生来促进男性的生育能力,通过改变大脑中神经递质水平来改善学习和记忆能力,在运动中增强肌肉功能,以及参与骨骼与身体的其他“对话”活动。
杰拉德认为,骨骼与身体其他部位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这可能与早期脊椎动物为生存而进化出的应激反应有关。骨钙素使得早期的脊椎动物,都能通过睾酮和肌肉的作用来提高能量水平,在发现天敌时及时作出反应,如逃跑,或产生规避危险和威胁的记忆等。可见,骨骼可定义为在生理上能感知危险的一种身体器官。
目前,骨钙素对危险反应的假说仍存在一些争议。但无论是否真如杰拉德提出的“骨钙素在脊椎动物进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发现都使科学家对骨骼与人体其他部位的沟通方式产生了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骨骼含有构建骨骼的“成骨细胞”和分解骨骼的“破骨细胞”,两种细胞数量必须保持相对平衡,骨骼才健康。
B.琳达发现,骨细胞产生的名为“FGF23”的生长因子通过血流抵达肾脏,如果FGF23的含量正常,那么肾脏就不会向尿液释放磷。
C.杰拉德小组发现,一些儿童由于缺乏瘦素的抑制作用,骨骼加速生长,导致手骨和腕骨的骨骼年龄比他们的实际年龄偏大。
D.研究表明,骨骼与其他身体部位保持着持续不断的沟通和交流,其具体过程和原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食物匮乏时,为节省身体能量,瘦素可抑制早期骨骼生长和食欲;因此人们身形瘦弱,主要与粮食匮乏密切相关。
B.目前研究者只观察到肠道微生物群向骨骼发送信息,这可能与观测技术不够先进有关,也可能二者之间确实是单向交流。
C.骨骼与身体的“对话”引发科学家对其沟通方式的兴趣,也为开发具有创造性的治疗方案开辟了更多新思路、新途径。
D.假如某人需要身体发动所有资源来抵抗感染,骨骼因为需要“援外”而搁置自身的任务,这将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3.下列对这篇科普文章语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用“对话”“倾听”来形容骨骼与其他身体部位的化学反应,生动形象,便于知识的推广普及。
B.文章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术语,但与学术专著不同,作者不致力于专业化表达,语言通俗易懂。
C.倒数第三段中加点的关联词既肯定了药物的作用,也强调了药物不理想的一方面,用语周密,表述严谨。
D.文章结尾连用三个“在……时”和四个“感谢”,既突出了骨骼作用的广泛,也使说理充满气势。
4.下面的例子中,最能直接体现骨骼与身体“对话”的一项是(3分)
A.BAIBA是运动时由肌肉产生的一种代谢物,参与了运动对代谢紊乱的有益调节作用。BAIBA可以保护骨细胞免遭细胞代谢的危险副产物——活性氧的侵害。
B.每天,在骨骼海绵状的内部结构——骨髓里面,还会产生数千亿个血液细胞,以及组成软骨和脂肪的其他细胞。
C.随着我们渐渐变老,骨骼也会变得松脆。我们若是不慎跌倒,骨骼就有可能会断裂,有时需要通过置换人工关节来恢复活动能力。
D.针对绝经后的妇女(最易患骨质疏松症的人群)的骨质流失情况,医生在为期一年的研究中尝试使用三种乳酸杆菌组合的治疗方法,效果良好。
5.琳达和杰拉德在做科学研究时体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静虚村记
贾平凹
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尤其在大城市的附近,就更其为难的了。
前年初,租赁了农家民房借以栖身。
村子南九里是城北门楼,西五里是火车西站,东七里是火车东站,北去二十里地,又是一片工厂,素称“城外之郭”。奇怪台风中心反倒平静一样,现代建筑之间,偏就空出这块乡里农舍来。
常有友人来家吃茶,一来就要住下,一住下就要发一通讨论,或者说这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