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北六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4/25 14:58: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360字。

  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谈论文学时,首先要想到文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文学不应该只是囿于文学圈或文学专业的人谈。“如果跳开专业壁垒看文学评论,或许会发现,所谓评论只是时代景观大屏上飘过的一行行弹幕。”青年批评家方岩的这番话引发了业内热议。随着时代发展、其他知识体系的兴盛,一些附加在文学上的功能逐渐被剥落淘汰,文学如何和其他学科或人文知识竞争?“如果文本缺乏说服力或局限于小圈子,文学评论的没落是必然的。”只有打破“专业壁垒”,才能吸引多元知识背景的人参与进来。
  ChatGPT等人工智能发展热潮下,我们对文学写作评论的思考维度也需要升级迭代。身处复杂快节奏世界,个体经验和圈层都是有限的,跨学科的知识体系积累、较为庞杂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对文学批评对象保持多元开放视角,从而产生更多讨论空间,而不是困在一个圈层里。
  比如,几十年前文学批评家可能特别“小清新”,但如今做文学批评和做经济学商业研究一样,应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方岩举例说,身边一些朋友纷纷重温19世纪小说,重新讨论托尔斯泰到底好在哪,“你会发现托尔斯泰当年的小说事无巨细,提供了大量历史细节和生活细节,能够支撑我们的生活判断,同时他的文本里还留有大量空间,是我们用人文社科知识所涵盖不了的”。
  在人人皆可批评的时代,文学评论似乎可以比作“弹幕”;而人们观看视频时,一条弹幕并不比另一条拥有更多特权。身处“大众点评”的“弹幕时代”,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梁捷提到,文学本身的定义在持续刷新重塑,文学评论正逐渐“去专业化”——“既不仰视、也不俯视,文学评论更是一种表达方式与情感出口”。他鼓励更多人用不同学科视角、文体探索介入文学评论现场。“如何保持开放性、批判性甚至挑衅性的态度,给文学批评注入一些新东西?”
  有声音认为,文学评论陷入“越写越不好写,越写越凑”的尴尬局面,有时人们说文学评论失去了读者,但该埋怨的不是读者,而要反省文学生态本身出了什么问题,作家或评论家是不是也有怠惰、荒废、惯性滑行的情况?某种程度上,给文学“祛魅”,其实也是在“解围”。
  “从职业和学术训练来讲,一开始我们被培训的目标的确是写给同行、写给作家看。如何在写作中去掉一些拗口或容易迷惑人的专业表达,又不损害思想和意义,这是对一个人写作功底的训练,也是突破。”
  “我们到底把文学视作什么?比较狭隘的理解就像一段时间里对‘文学青年’的标签,好像给人阅世不深、比较稚嫩的感觉。其实每个人面对文本,有自己的阅历、学术背景、工作经历等与文本发生‘勾兑’,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感受。”吴晨谈到,“破圈”时代需要召唤不同视角下形成的文本认知。
  更多评论家意识到,在事物联系越来越紧密复杂的时代,任何局限于单一学科的评价体系或依赖知识内部的小圈子精神生产,都是“一种洋洋自得、故步自封”。“破壁”意味着以文学宽泛的载体容纳更多可能性,需要作家评论家走出自我封闭的生活圈、唯我独尊的“意义圈”和孤芳自赏的“趣味圈”,深入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摘编自《“弹幕时代”的文学批评,如何有效“破壁”》)
  材料二:
  自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大众评论也随之崛起,而新媒体时代出现的新语境会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评论带来机遇与挑战。在大众日常生活中已实现互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和几十年前“小清新”的文学批评风格相比,如今做文学批评应具有社会责任感,打破“专业壁垒”。
  B.文学青年阅世不深,思想稚嫩,对文本的认知往往比较狭隘,不利于文学生态的健康发展。
  C.材料二谈到的多元化共存会使文学评论丧失自身品质,缺乏自主思考,是价值观弱化的表现。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文学评论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意在强调在新媒体时代,文学评论具有大众化的优点。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新媒体时代下,个体经验和圈层都是有限的,想要获得高质量的文学评论就需要“破壁”。
  B.人们重温托尔斯泰小说的“好”,发现它能够支撑人们的生活判断,留有人文社科知识涵盖不了的空白。
  C.给文学“祛魅”,就是祛除作品中庸俗的、拗口的、容易迷惑人的、使用大量专业词汇的表达。
  D.作者立场鲜明,认为“洋洋自得、故步自封”的文学评论太狭隘,已经很难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的内容围绕“弹幕时代”的文学批评如何有效“破壁”来展开。
  B.材料二第二段主要论证新媒体时代下,社会精英阶层评论的导向作用。
  C.材料一运用举例论证,论述“弹幕时代”文学批评“破壁”的必要性。
  D.材料二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层层递进,思路严密。
  4.材料一论述时使用了“弹幕”“解围”两处画线词语,请结合文本简析其作用。(3分)
  5.结合对以上两则材料的理解,请你谈谈文学评论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大众需求。(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失踪在1947
  胡炎
  1947年一个阒寂的秋夜,大耳朵踩着霜白的月光向村外走去。在村头的老槐树下,他回过头望了望家的方向。
  他当然望不到家,那三间瓦房同所有的村舍都淹没在了诡谲的月光里。邻居赵来顺家的疤瘌狗用特有的破锣音梦呓似的叫了两声,丝毫没有惊扰每一扇窗棂里酣沉的呼吸。树枝上夜宿的麻雀从梦中醒来,不安地抖了抖翅子。大耳朵向前走去,越过田垄,穿过丛密的小树林,爬上了斗折蛇行的山道。月光冰凉,照着他脸上缓缓淌下的泪水……
  多年后,大耳朵秋夜出走的情景依旧萦回在柳眉儿的梦里。她确信那天晚上大耳朵是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