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视频课堂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素材 / 七年级视频素材
  • 文件类型: wmv
  • 资源大小: 90.7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8/21 21:42: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3
  • 下载点数: 6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45分48秒。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视频教学案例
案例名称: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切实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视频片段一:动画激趣,情景导入。
视频片段二:生生互动,质疑解疑。
视频片段三: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视频片段四:联系实际,辩论争鸣。
视频片段五:感悟诚信,拓展思维。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背景介绍
说教材
一、 教材简析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七单元(文言文)中的一篇自读文章。它是继《期行》、《乘船》之后又一篇褒扬重诺守信的文言文。从文章类别上看,为培养、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从思想内容上看,为当代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准备了一个好素材。
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体现“三维目标”的设计导向,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既注重引导学生积累文言字词等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学的能力,还注重引发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有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有自己的体验,然后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分析人物形象,感悟文章主题(教学重点)
3、理解蔡勉旃行为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
4、引导学生养成诚信的品行,做一个守法守信的合格公民。 
说学法、教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为学习方法服务,本文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法。因为课堂讨论是以自主学习为前提,通过合作学习实现优势互补,最终达到探究目的的方式,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说教学设计
(总体思想)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而现代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因学论教。本文的教学设计就力求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奠定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积极倡导切实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基础
“学生犹如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他以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叶圣陶)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相信学生“能行”,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索、去体验。通过自主阅读,学生当中有所领悟的急需得以印证和深化,不得要领的急需理清头绪,困惑不解的急需弄个明白。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我要学”的内在动机,从而产生急需合作、探究的强烈欲望。因此,“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分析人物形象”、“感悟文章主题”等教学内容,均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同时鼓励他们质疑,引导他们发现,提出自己的问题,为下面的合作、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参与互动——合作、探究的保障
当然,“放手”并不等于“放羊”。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合作、探究的主要方式——讨论交流尽管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但老师的主导作用却不容忽视。从议题的设计到讨论的评价,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者,应该深入其中与学生平等互动。
(一) 探究议题的确立 
〔本文议题〕1、蔡勉旃为人“重诺责、敦风义”,课文是怎样具体表现这一品质的? 2、你从蔡勉旃身上受到什么启发?3、你赞成不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的做法?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课堂时间分秒必争,能纳入讨论的问题应该是有价值的:有助于突破课文的重点、难点,可以引发不同意见争鸣的。否则,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会挫伤学生讨论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 讨论形式的设计
语文教学应生动有趣,具有吸引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讨论式教学法也要注意避免千篇一律。本文多次安排讨论,倘若形式没有变化,缺乏新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烦这样的重复学习。因此,本文在讨论形式的变化上下了一番心思。
1、质疑解疑 “理解字词”、“疏通文意”环节,学生在小组中先交流自己通过自学读懂了哪些字、词、句,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小组讨论交流,实在解决不了的做上记号,然后在全班交流中再来深入探究,教师鼓励能解答的同学帮助释疑。
〔设计意图〕 在学习目标较难达成,而且对全体学生都有学习要求的时候,适当采用交叉合作,往往能起到优生对学困生良好的带动作用。
2、∽楹献?“分析人物形象”、“感悟文章主题”环节,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指导小组成员明确职责,适当分工(小组长、记录者、发言人等),接着针对议题①和议题②展开讨论,然后让发言人交流小组讨论成果。
〔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3、辩论争鸣 “挖掘现实意义”环节,由持相反观点的学生组成正反双方,针对富有争议的议题③展开辩论。 
〔设计意图〕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辩论时,在学生反驳别人观点,提出自己主张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创见产生。
(三) 讨论交流的评价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适度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这也就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因此,在讨论中,评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因此,在学生讨论过程或讨论终结时,教师应当及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与反馈。
1、注重评价形式的灵活性(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如: “辩论争鸣”后让学生评出“最佳辩手”)
〔设计意图〕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2、注重评价内容的广泛性(知识和能力的评价,过程和方法的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如:不仅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同时也对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参与的态度加以评价。)
〔设计意图〕 全面考量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热情。
3、注重评价标准的层次性(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如:对学困生,充分寻找出值得肯定的地方进行激励。)
〔设计意图〕 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三、课外拓展作业——探究的延伸与深入
探究学习是有效地连接课内外阅读的学习,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引导学生不断通过语文实践,逐步形成语文能力。因此,本课设计的课外拓展作业是:1、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褒扬诚信的成语、故事,你能说出几个?借助工具书、因特网查询。2、结合课内外阅读的文言文,系统地整理一下古代表示人的尊称的词语。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课前讨论作业单

1、阅读要求:
⑴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⑵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弄懂词义。
2、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
⑴读准下列加点字音。   诺( )    券(  )    愕(  )
辇(  )   亡(  )友  亡(  )何
通过查找字典,你还认识了哪些生字?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并流畅地把整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重诺责,敦风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券在心,不在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翁知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卒辇而致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有哪些需要帮助解答的字词、句子?
3、讨论题。
⑴蔡勉旃为人“重诺责、敦风义”,课文是怎样具体表现这一品质的?(试从文中找出表现蔡勉旃“还财”态度之“坚”的相关语句?)
⑵你从蔡勉旃身上受到了什么启示?
4、探究文章内容和人物,大胆提出创造性问题。
5、自由论坛: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你赞成不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的做法?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
2.      分析人物形象,感悟文章主题。(重点)
3.      理解蔡勉旃行为的现实意义。(难点)
4.      引导学生养成诚信的品行,做一个守法守信的合格公民。
教学步骤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1.      播放《狼来了》动画片段,引导学生畅谈启示。
2.      投影:“狼来了并不可怕,丧失诚信才是最可怕的。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是人立足于世的根本。”
3.      教师讲述:今天就让我带领你们走进“诚信人家”,一起来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经验和智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77页。(投影课题——《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二、生生互动,质疑解疑。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
2.      小组互动学习:组内成员交流各自的预习成果——读懂了哪些字词句,还有哪些理解有困难的词句。
3.      质疑解疑:小组记录员提交本组尚未解决的疑难词句问题,会解答的同学帮助释疑,生生互动起来。
三、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1.      学生默读课文后,尝试复述故事(投影显示一组有关课文内容的连环画)。
2.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题投影显示):①蔡勉旃为人“重诺责、敦风义”,课文是怎样具体表现这一品质的?(试从文中找出表现蔡勉旃“还财”态度之“坚”的相关语句)②你从蔡勉旃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
3.      引导学生探究文章内容和人物,提出创造性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四、联系实际,辩论争鸣。
1.      辩论争鸣: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你赞成不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的做法?(正方――不立券;反方――立券。正反双方展开辩论。)
2.      评出“最佳辩手”。
五、再读课文,感悟诚信。
六、拓展思维,继续探究。
问题一: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褒扬诚信的成语、故事,你能说出几个?(借助工具书、因特网进行查询。)
问题二:结合课内外阅读的文言文,系统地整理一下古代表示人的尊称的词语。
情感与态度问题
1、在课后访谈中,有学生说:“我很喜欢这样的课,因为它让我们学年很尽兴。”你认为,文言文教学要上得轻松、生动,需要在哪几方面下功夫?
2、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重视“文里载道”,能否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简单地等同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如何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来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比如注意评价形式的灵活性,评价内容的广泛性,评价标准的层次性等。)
4、课堂教学中,学生辩论争鸣后,教师反馈时更倾向于把学生引向“立券”的立场,这种导向虽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但是否有试图统一学生答案,漠视学生独特体验的嫌疑。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假如是你,你会如何处理这一对矛盾?

背景问题
1、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方式的选择与人的性格、认知风格、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者之间关系如何,你是怎么理解的?
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除了在课堂上实施外、是否还有其它途径?(比如课前预习、课后作业或语文实践等等)
4、关于自主学习,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知构建主义学派、我国学者庞维国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你了解这些观点吗?你自己又是怎么理解自主学习的特征的?



教学法问题
     1、本节课的导入语中,老师播放动画片《狼来了》引导学生畅谈启示,你认为任课老师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如果你是这堂的任课教师,你会怎么做?
2、对于文言文的字词,任课老师把它安排在预习时完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你觉得妥当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3、在讨论探究的环节中,任课老师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问题,你觉得这种做法怎么样?如果你是任课老师,你是否更为大胆,探究问题的提出是否可以全部来自学生?
4、在辩论争鸣的环节中,任课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而且在小组里适当分工,有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你觉得这样安排合理吗?如果是你,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认知水平问题
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实现引导学生深思蔡勉旃行为的现实意义,达到活跃思维,提高认知水平的目的。你认为本节课的目标实现了吗?
2、《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的阅读要求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你认为本节课学生是否真正形成了这种能力?
3、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样的讨论交流是建立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4、在课后访谈中,学生认为:“老师平时注重抓课前预习,所以学习起来很轻松”;“课堂上可以听故事,看动画片,感到很生动、有趣。”你认为学生获得这样的体验对学习语文重要吗?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大语文的本质吗?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课后测试题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诺(   )  亡何(   )  券(   )  辇(   )  语(   )  勉旃(   )
2、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券在心,不在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卒辇而致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与“重诺责”中的“重”同义的一个词是________
4、文中的“郎君”是古代对年轻男子的尊称,这里相当于“你”。你还知道古代还有哪些称呼也表示第二人称吗?请写出来。(不少于三个,每多写二个加一分)
                                                               
5、  文中突出表现蔡勉旃“还亡友财”的态度之“坚”,请用文中语句回答(至少写出三点)。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片断作文题: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使我们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你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和见闻,对这些道理也会有自己的认识。请以“做人要_________”为内容,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①必须从以下10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与上面题干中“做人要”组成一句话(如“做人要诚实” )作为文章的中心或论点。这10个词语是:诚实、真诚、守信、宽容、正直、尊重他人、有责任感、有孝心、有主见、有合作精神。②字数200字左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