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797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核对答题纸上的条形码姓名、考试号。
3.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无效。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书写其它答案。
4.请直接将答案书写在答题纸上。
一(30分)
江南霜雪晚,初冬正佳时。小文随家人赴一场研学之旅——寻根人文印记,溯源传统文化。
第一站:【江苏省江海博物馆】
江海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以江海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是海门打造江海特色花园城市最为厚重和最有看点的文化地标, A 。走进博物馆,我们可以听到海门先民战江斗海的动人故事,可以看到今日海门人追江赶海的jué jiàng身影。这里真实jì zǎi了江海文明的前世今生,体现了浓郁的江海文化韵味,是传承和hóng yáng江海文化最主要的公益性文化阵地。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行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选择条理最为清晰、语言最为连贯的句子填写在A处:__________(只填序号)(2分)
A.是体现江海魅力文化、保护江海城市记忆、延续江海历史文脉的主要载体。
B.是保护江海城市记忆、延续江海历史文脉、体现江海魅力文化的主要载体。
C.是延续江海历史文脉、体现江海魅力文化、保护江海城市记忆的主要载体。
3.博物馆展出了清朝胡义赞的《归棹洛阳图轴》,图上附录了唐代韦应物的一首诗。因年代久远,有一字模糊不清。小文根据律诗的相关知识,推断该字是:( )(2分)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 )。今夕为此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A.楼 B.月 C.树 D.舟
第二站:【青龙港1806】
拥有200多年历史的青龙港,是长江下游江海地区联结上海的航运枢纽,史称“长江第一渡”。1999年最后一班客运航线停运。作为张謇历史人文记忆轴重要节点,承载了海门人的乡愁与梦想,记录了数代人的江海情怀。
4.小文向大家解说青龙港旧船票(图)的图案设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文现场采访当年的码头票务员江爷爷,为通讯稿《回眸“百年青龙港”》积累素材。请你为他设计一个采访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站:【海门图书馆】
6.图书馆大厅举办“情系家国”诗展。小文观看了诗展,并完成了诗歌分类。(10分)
作者 诗篇 诗句 分类
崔颢 《黄鹤楼》 ① ?烟波江上使人愁。 浓情
李白 《渡荆门送别》 ② ,万里送行舟。
杜甫 《春望》 感时花溅泪, ③ 。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夕日欲颓, ④ 。 美景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⑤ ,浅草才能没马蹄。
欧阳修 《采桑子》 芳草长提, ⑥ 。
王维 《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 ⑦ 。
李清照 《渔家傲》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⑧ 。 壮志
李贺 《雁门太守行》 ⑨ , ⑩ 。
7.经典阅读室内,小文参加了读书沙龙活动。
(1)《红星照耀中国》主题阅读(4分)
主持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这样评价《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斯诺的这本著作之所以成为一部经典,是因为它在两个方面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一是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二是作为对历史趋势的预见。请结合作品具内容,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小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昆虫记》专题探究(4分)
专题名称 内容 读书成果
科学追问 夫妻双方在那么多的同类中间还能相互认出对方来吗?它俩之间存在着海誓山盟吗?各家比邻而居,收集粮食回来的丈夫归来时会不会摸错了门,闯进他人家中去呢?它外出寻食时,会不会在路上碰见一位待字闺中的女子,于是忘了妻子的恩爱,准备离婚呢?这些带有气味的散发物是由什么成分构成的呢?那么,这对夫妻在家中是怎样分工的呢? 作者通过追问,全面了解 ① (昆虫名)的生活习性。
科学探索 ② (试举一例) 作者观察细致认真,甚至细微处都观察到位。
③ (专题名) 蟋蟀卵呈淡黄色,两端圆圆的,长约3毫米。卵一个一个地垂直排列于土里,每次产卵的数目不等,有多有少,我估计一只母蟋蟀一次产卵有五六百个。 作者运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使表述更准确。
二(55分)
(一)小文搜集了张謇的诗与文,阅读品赏。(20分)
【甲】
东堤①
【清】张謇
西北天都旷,东南地更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