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9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4/15 20:36: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640字。

  越城区初三年级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分类评价(B)卷
  语文
  温馨提示: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8页,有三大板块,18个小题。全卷含书写分3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博学厚积
  活动一:鉴往??知来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浙东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的山阴故水道,起先用于挡潮、排涝和农田灌(gài)______,两晋时期与鉴湖、姚江、甬江的自然水道相接,形成一条横贯东西的航运通道。唐宋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浙东运河进入通济天下的(dǐng)______盛时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2020年4月,《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发布,绍兴据此在原运河园的基础上,谋划建设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目前,该文化园主体建筑已经建成,充分展示出绍兴河湖聚落之“美”、古桥纤道之“秀”、采石景观之“奇”。
  (选自《一条浙东运河,润泽古城绍兴》新华社2023年9月21日)
  (1)加点字“纤”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 xiān B. qiàn
  (2)填入文中□内标点正确的一项(   )
  A. )。 B. 。)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灌(gài)______②(dǐng)______盛
  【答案】1. B2. A
  3.     ①. 溉    ②. 鼎
  【解析】
  【小问1 】
  本题考查字音。
  纤道(qiàn):江河两岸纤夫挽船前进的小路。
  故选B。
  【小问2 】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浙东运河博物馆”是对“浙东运河文化园” 补充,同属于一句话,故句号应放在右括号外。
  故选A。
  【小问3 】
  本题考查字形。
  灌溉(gài):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鼎盛(dǐng):正当兴盛或强壮。
  2. 请在下面横线上将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有着无数仁人志士,他们以诗文言志,留下了许多“君子之志”。这些宏大的志向不断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这些美好的诗词。
  君子之志 诗文名句 作者与出处
  评说风流人物,抒发豪情壮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1)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
  达则兼济天下,穷亦心系朝堂。 (2)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交替蕴含哲理,枯木终将逢春。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冲破万重阻力,施展豪迈抱负。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刚正愈老弥坚,匡正义无反顾。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答案】    ①. 还看今朝    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③.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⑥.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⑦. 欲为圣明除弊事    ⑧. 肯将衰朽惜残年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本题中的“庙堂、侧畔、病树、弊事、衰朽”等字词容易写错。
  活动二:经典??传承
  3. 艾青诗歌里,歌颂“光明”是永恒的旋律。请根据艾青两个创作高峰期不同的风格特点,判断下面哪句诗属于1978年以后的作品?并简述理由。
  知识链接: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声震撼了中国大地,也把诗人们的诗思引向民族救亡的滚滚洪流。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人们又在报刊上看到了他的名字。诗人“归来”,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选自《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统编教材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