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4/7 20:01: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830字。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
  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试卷答案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 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在规定区域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
  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运用(共 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溃退( kuì)      罅隙(xiá)      镌刻(juān)    殚精竭虑(dān)
  B.桅杆( gǎn )    娴熟(xián)    宛如(wǎn)     旁逸斜出( yì)
  C.不辍(chuò )     翘首(qiáo)      逊色(xùn )    潜滋暗长( qián)
  D.遒劲(jìn)      依傍(bàng)    匿名( nì)      惟妙惟肖(xiào)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燥热      狼藉     自出心裁 藏污纳垢
  B.菲红      销毁     长途跋涉 因地制宜
  C.篱笆 推祟     络绎不绝     慷慨激昂
  D.琐屑 凋谢     春寒料峭     交头结耳
  3.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对于文人来说,书本上的知识总也比不上亲身的经历来得鲜活。要想著书立说,仅 靠埋头苦读是不够的。只有自然的山水,地方的风土人情,才能为不朽之作打下坚实的基 础。因此,② 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历代文人,将自己投入到人文社会和自然山水的怀抱之中, 去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到了盛唐时期,文人的游历活动更是蔚然成风,为后人留下了许
  多不朽篇章。
  A.画横线句子②中,“ 自己 ”是名词,“和 ”是连词。
  B.“蔚然成风 ”“不朽篇章 ”的短语结构类型一致,都是偏正短语。
  C.“础 ”字是左右结构,第八笔的笔画是竖折。
  D.画横线句子①中,“对于文人来说 ”作定语,“知识 ”作主语。
  4.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创新。(B)从人脸识别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 发挥着作用。(C)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使更多潜在应用场景不断涌现。(D)
  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等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 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
  ①只须记住一条
  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③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
  ④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
  ⑤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
  A. ⑤②①③④   B. ⑤①②④③   C. ①②⑤④③   D. ①②④③⑤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汪曾祺《昆明的雨》中“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前句出自杜甫《春望》,后句
  出自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B.“烽火 ”古时是指边防报警的烟火,“烽火连三月 ”中的“烽火 ”用来借指战事。
  C.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李清照《渔家傲》中“九万里风鹏正举 ”
  一句用典《庄子??逍遥游》,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
  一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就是一首七言律诗。
  7.默写。(8 分)
  ⑴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        。(茅盾《白
  杨礼赞》)
  ⑵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⑶              , 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⑷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⑸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⑹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⑺《孟子》中的“        ,          ,国恒亡 ”说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八年级  语文  第 2  页 共 8  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