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月考(一)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970字。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月考(一)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国最早的稻麦二熟制①出现于唐朝的南诏(即今云南),就当时而言,种植的区域也仅限于极少数地区。稻麦二熟制推广于北宋,发展于南宋。南宋时期,稻麦二熟制得到全面发展,缓解了人口增长与土地稀缺的矛盾,实现了土地的持续利用。
对于稻麦二熟制的推广,宋朝多次颁布劝农种麦诏令。孝宗皇帝为了彰显榜样的力量,不惜以国君的身份亲自在宫中种植二麦,作为天下表率。在惠农政策驱使下,加之地方官员能秉承朝廷旨意,积极督导劝诱,稻麦二熟制于宋朝得到了普遍发展,以水稻为主的长江流域也开始了小麦的广泛种植。这种“四海无闲田”的现象,也与宋朝的政策有关。农户种植小麦可以不必交租,所有的收成都归自己所有。政府的这一规定,让农户的收益有所增加。国家优惠政策和经济利益驱使,刺激了广大农民种麦的积极性。北麦南种和二熟制大大提高了太湖地区的粮食亩产量和总产量,所以南宋时就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
除了南方种麦、推广稻麦二熟制外,宋太宗时期,在与辽接壤的河北区域,灌溉便利的地带也开始尝试种植水稻。“展海子直抵西城中山王冢②,悉为稻田。引新河水注之,清波弥漫数里,颇类江乡③矣”,可以看出靠近塘泊池淀的州县也相继种植水稻,种植范围颇为可观。为了抗旱、确保水稻收成,北宋真宗时期,积极改良稻种,特派使臣从福建地区征调占城稻种。因为占城稻种本身的高产优势,再加上宋政府的大力支持,占城稻得以在北宋国土内迅速发展落地生根,后又培育出了多种适应性成熟期稻种,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总而言之,宋朝因地制宜,实现了土地与人的持续发展。
(摘编自《宋朝农业土地持续发展的管理思想》,有删改)
材料二:
在宋朝,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开垦,种植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改变之一是引进了南方的水稻栽培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方粮食短缺的问题。在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以小麦、黍子、粟、豆类等为主,而南方地区则以水稻、棉花、茶叶等为主。宋朝时期,南方的种植业发展更为迅速,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茶叶和丝绸的生产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另外,在宋朝还出现了一些农业生产的新模式,如山区农业、园林农业和草地畜牧业等,这些新模式为宋朝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机遇。例如,山区农业主要发展以梯田为主的水稻种植,有效利用了山地资源,保证了当地人民的粮食安全。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最早出现于唐朝并在宋朝得到推广发展的稻麦二熟制,实现了土地的持续利用,缓解了人地矛盾。
B.“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太湖地区粮食丰产、供应充足,这与当时的种植方式息息相关。
C.宋朝在北方引进南方的水稻栽培技术,极大提高了粮食等农产品的产量,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文化的繁荣。
D.宋朝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变革,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粮食产量的增加有力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朝大力推广稻麦二熟制,多次颁布惠农政策鼓励农民种麦,朝廷自上而下积极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
B.北麦南种和二熟制的推广提高了太湖地区的粮食产量,北方多地种植水稻则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持续发展。
C.宋朝种植业的发展规模空前,宋朝还不断地引进南方的水稻栽培技术,解决了北方粮食短缺的问题。
D.宋朝农业生产新模式带来新契机,科技创新与农业技术的推广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保障,推动了国家的繁荣。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中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宋朝建立于动荡时期,为了避免再次发生战乱和社会动荡,朝廷更加注重发展文化和教育,以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
B.宋代重视农桑,并设置“劝农使”,促进了当时丝织业的产品原料发展、细分市场发展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C.宋代雕版印刷术已成型,部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书籍在官方允许下得以传播,从而促进了桑蚕生产技术的普及和提高。
D.北宋农民克服自然条件局限,在山坡、江畔、海边开垦农田,造了不少圩田、淤田、沙田、架田、山田,扩大了耕地面积。
4.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图1北宋真宗年间占城稻引进方向 图2 宋代主要经济作物种植分布及推进
A.北宋时引进的占城稻由福建迅速向全国推广,水稻的种植面积与产量由此得到提升。
B.北宋在引进占城稻后,又成功培育出多种适应性成熟期稻种,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C.宋代南方种植业兴盛,粮食作物如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如茶叶亦蓬勃发展。
D.宋代广泛种植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而棉花种植则由北往南逐步推进。
5.为了稳定粮食生产,宋朝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抓 药
莫小谈
那天,我去济世堂为爷爷抓药,发现除了纪先生与药铺伙计外,还有几个人立着,气氛有些凝重。搭眼一看,供堂上药师爷的牌位也扣放在那里。
之前,我和父亲也曾来过几趟,纪先生总是乐呵呵的,抚摸着我的脑袋:小鬼,又长高了。父亲一笑:过些时,就能单独来了。随后父亲又说,再抓几服药,我爹还是咳得厉害。
接下来,纪先生口述药方子,药铺伙计照方抓药:丹参6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