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7题,约10740字。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2024.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年级开展了“美术里的中国”综合实践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参与了三个探究活动。请你完成每个活动下的任务。
1.请在活动手册封面用正楷字书写“丹青承文化,墨彩绘时代”。(1分)
活动一:美术课上探古画题材
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古画的题材,下面是同学做的笔记。
中国古画的题材多样,既有王者的“庙堂仪范”,也有文人的“林下风雅”,更不乏黎民大众的艰辛劳作、欢愉节庆。北宋《纺车图》描绘了一位老妪,她弓腰驼背,站立纺线,神情安详自在;明代《渔乐图》钩勒了水村人家的劳作情形,或编织渔具,或行舟撒网,寥寥数笔,生动地展现了渔家之乐;清代《龙舟竞渡图》描绘了江南地区端午时节龙舟竞赛的热闹场景,江中数舟竞发,水手奋楫争先。纺织陶冶、农耕渔狩、村市生活、百态众生,皆被画家呈现于笔端。
2.小组成员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字音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因为表达的是“从容不迫”的意思,所以“安详”一词中有错别字。
B.因为表达的是“用线条画出轮廓”的意思,所以“钩勒”一词中有错别字。
C.“寥”是“非常少”的意思,读作“liáo”。
D.“狩”是“打猎”的意思,读作“shòu”。
课上,老师带同学们重点赏析了《清明上河图》,下面是同学写的一段鉴赏文字。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典型代表。展开这幅长卷,一溜骆驼正远远地向汴京城走来,驮工神情悠然。走入城中,食客坐在街边闲适自在,店员拿着一根竹竿撑起彩缎,似乎是要开门了。虹桥下的大船上,船工们有的撑篙,有的抛绳,有的接索,忙得不亦乐乎。纵观全卷,_______________,无不清楚细致。《清明上河图》以精细的工笔,生动地描绘了清明时节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华景象。
3.根据语境,请你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内容恰当、节奏匀称的句子。下列选项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大至河流的浩瀚、原野的寂静,小到招牌上的文字、货摊上的物品
B.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小到货摊上的物品、招牌上的文字
C.小到货摊上陈设的物品、招牌上的文字,大至寂静的原野、河流的浩瀚
D.小到招牌上细小的文字、货摊上的物品,大至原野的寂静、浩瀚的河流
活动二:纪念馆里悟民族精神
同学们参观了徐悲鸿纪念馆,下面是同学写的一段参观笔记及搜集到的《六骏图》图片。
20世纪初的中国战火纷乱,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艺术家们对民族的萎靡不振痛心疾首,发出了奋起革新的呐喊。“一洗万古凡马空”,徐悲鸿画的马,栩栩如生,精神抖擞,激越昂扬,独具品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徐悲鸿还画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断章取义地表现出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徐悲鸿画作中的“奔腾之魂”激励了抗战时期的整个中华民族,鼓舞着民众前仆后继,投身于抗日的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