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5850字。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总分120分,含书写分3分,时间120分钟)
不是所有的寻找都有答案,但我们将在寻找中慢慢长大,这才是寻找的意义。
1. 阅读“前言”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前言】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
在漆黑的夜空中,寻找星辰,
像一只飞鸟,向往着远方的(1í) ① 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岁月的长河中,寻找意义,
像一条游鱼,穿越在汹(yǒng) ② 的激流。
寻找不一定会有答案,
但我们终将在寻找中感悟成长的意义。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1í)______________明 ②汹(yǒng)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将诗歌补充完整。
【答案】1. ①. 黎 ②. 涌
2. 例:在茫茫的人海中,寻找自我,像一叶孤舟,漂浮在广袤的海洋。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1)1í——黎,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2)yǒng——涌,汹涌:水势很大,猛烈地向上涌。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形式上,使用“在……中,寻找……,像……,(动词)……”;内容上,用比喻的形式,写出“寻找”的具体内容。
示例:在苍茫的戈壁中,寻找绿洲,像一只骆驼,踟蹰在遥远的天际线。
【寻??千古之情致】
2. 请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诗意丛生处,“寻”味千帆过。“有桃花红,_______,_______”(《行香子》),这是秦观对迷人春景的赏寻;“_______,_______”(《无题》),这是李商隐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追寻;“_____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这是刘长卿对千古文人悲剧命运的叩寻;而“______,______”(《岳阳楼记》),更是范仲淹对政治理想的坚定追寻。在诗词的国度里,“寻”是一股向上的力量,一场无声的行动,更是一种不灭的信仰。
【答案】 ①. 李花白 ②. 菜花黄 ③. 春蚕到死丝方尽 ④.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⑤. 汉文有道恩犹薄 ⑥. 湘水无情吊岂知 ⑦. 先天下之忧而忧 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蚕、蜡、炬、薄、湘。
3. 阅读古诗文,完成小题。
次韵①柳子玉②见寄
〔宋〕苏轼
薄雷轻雨晓晴初,陌上春泥未溅裾。
行乐及时虽有酒,出门无侣漫看书。
遥知寒食催归骑,定把鸱夷③载后车。
他日见邀须强起,不应辞病似相如④。
【注释】①次韵,和诗的一种,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相和,是赠诗。②柳子玉,即柳瑾,苏轼好友。二人同时反对“王安石变法”,志同道合。此时,柳子玉因受倾轧,被贬至寿春县任县令。③鸱(chī)夷:马皮或牛皮做的袋,用来装酒;一说装的是文学作品。④相如:即司马相如,“汉赋四大家”之一,曾称病辞官。
古人以诗传情。当柳子玉读完好友苏轼所写赠诗后,他的心情会怎样?请联系背景材料,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揣摩。
【答案】柳子玉内心应是愉悦、释然与豁达的。本诗前两联描绘雨后初晴之景,诗人闲走小道,自在闲适,尽情享受美酒诗书相伴的轻松自由。乐景乐情让柳子玉也心生愉悦、欣喜之情。后两联诗人坚持自己的喜好,借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必定会感染正遭贬谪中的柳子玉,也能让他释怀,变得乐观豁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情感。
第一联,“薄雷轻雨晓晴初,陌上春泥未溅裾”,以描写春日清晨的景色为开篇,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初春的清新和宁静。作者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境。第二联“行乐及时虽有酒,出门无侣漫看书”,提到了行乐的时刻,虽然有美酒相伴,但他却独自出门,心无旁骛地享受孤独的阅读时光。这种孤独的愉悦与他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独立思考的重视有关。
第三联,“遥知寒食催归骑,定把鸱夷载后车”,苏轼以鸱夷的传说为比喻,暗示自己将把自己的作品载入回家的车中,意味着他将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不会因外界的干扰而放弃。最后两句“他日见邀须强起,不应辞病似相如”,运用司马相如称病的贼,表达了作者的坚决态度,他表示将来若有人邀请他,即使身体不适,也会勉力应邀,不推辞,表现出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苏轼赠给柳子玉的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内心的独立自主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态度,这种心态和精神必定会让柳子厚读后心情感到愉悦,变得开朗起来,也会从遭受贬谪的抑郁中变得豁达乐观起来。
游歙西①徐氏园记
〔清〕王灼
歙西徐氏有园,曰“就园”,方广可数十亩。其西北隅凿地为方池,引溪水入焉。由池而西为亭,再西翼然而出者为楼;池之南端,临以虚堂,堂半出水上,前有横栏可俯;堂背为渠,溪水所从入池者也。循渠折而东行,皆长廊,中累层石为台,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