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3250字。
黑龙江省哈尔滨松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非选择题用黑色字迹书写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5.保持答题卡表面清洁,不要折叠、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运用(25分)
从夏日炎炎到白雪皑皑,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结束了,同学们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回顾。
活动一:走进课本,梳理内容
阅读小松同学选用“志”字对课本内容的梳理,完成下面小题。
个人志向的坚守:“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热得像温室”,居里夫人却习惯忍受。
家国之志的实现:“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juān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托物言志的赞美:“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振兴中华的铭志:“国家公jì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1. 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 )
A. 着舰(zhuó) B. 倔强(jué) C. 振聋发聩(guì) D. 无处遁形(dùn)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ào( )热 juān( )刻 公jì( )日
【答案】1. C 2. ①. 燥 ②. 镌 ③. 祭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C.振聋发聩(guì)——kuì;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燥热(zào rè):炎热不湿润。
镌刻(juān kè):雕刻。
公祭日(gōng jì rì):公共团体或社会人士举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悼。
活动二: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3. 杭州亚运会闭幕式亮点频现,下面是小北总结出的四个亮点,其中一项有语病,请你帮他选出来( )
A. “数字火炬手”迈向远方,回到宇宙星空,化为漫天星辰。
B. “荷桂记忆之花”悄然绽放,这是独属于中国式的浪漫。
C. “六辆花车”驶入会场,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新时代的魅力。
D. 《亚运感动瞬间》短片,传递着大爱无疆的情感和心灵。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D.错误。“传递着大爱无疆的情感和心灵”搭配不当,可删去“和心灵”;
故选D。
4. 关于微信朋友圈,小北同学的总结很有现实意义,但语言有些混乱,请你帮他选出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 )
微信朋友圈里的很多人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私密性是微信朋友图的基本属性,但是互联网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性,使朋友图还具有公共性质。 , , ,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义务。
①在朋友圈发布或转发信息时要慎重,不能盲目动指头
②除了在朋友圈里要遵守社交礼仪外
③还要恪守公共交往规则及秩序
A. ①③②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
阅读题干可知,这段话讲述的是关于微信朋友圈里的交往。从选项的内容可以初步确定②句为首句,因为它是一个转折句,并且强调了“除了……外”,暗示了后面还有其他内容。接着,我们看到①句和③句都是关于在朋友圈发布信息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但是③句中的“还要”表示进一步的要求,说明它应该放在①句之后。因此,正确的排序应该是②③①;
故选B。
5. 下面情境中,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市民广场有一块绿地,总有市民休闲后把垃圾扔下。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作为一名志愿者,你会对乱扔垃圾的市民说:
A. 乱丢垃圾,是不文明行为,快捡起来吧!
B. 人人都在为创城做贡献,你乱丢垃圾,有点不妥吧?
C. 创建文明城市人人有责,把垃圾投到垃圾箱,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
D. 谁乱丢垃圾,谁就是“垃圾”!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A.“快捡起来吧”是命令语气,不委婉;
B.“你乱丢垃圾,有点不妥吧”语气不委婉;
D.“谁乱丢垃圾,谁就是‘垃圾’”有侮辱意味;
故选C。
活动三:走进经典,“悦”读分享
6. 读书分享会上,小新同学对名家、名作进行了总结,有一项不正确,请你帮他选出来( )
A. 《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B.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