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设计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8/15 17:24:4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650字。《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台山市李谭更开纪念中学  冯永忠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2.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现代诗歌的能力。
3.感知《再别康桥》的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教学设想]
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理解诗歌中创造的形象,感受诗中营造的意境,体味诗人对康桥的感情,重点体会绘画美的艺术特色。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诗歌的朗诵,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鉴赏《再别康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1.诵读吟咏法;2.欣赏法;3.点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导入
播放《人间四月天》电视剧的主题曲,由《人间四月天》电视剧的主题曲将学生带入徐志摩的话题中,引出课题。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播放的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你们看过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吗?这部电视剧的男主人公是谁呢?他有哪些成就呢?
明确:这部电视剧的男主人公是徐志摩。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其中他的诗歌代表作是《再别康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的诗歌《再别康桥》。
[多媒体幻灯显示:再别康桥、徐志摩和一幅康桥图](1)
二、解题
问:康桥是什么?明确:康桥是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在这里留学,剑桥大学是他的母校。
问:题目《再别康桥》为什么不写成惜别康桥或别康桥呢?明确:因为这首诗是诗人第三次向康桥告别。
三、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多媒体幻灯显示: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富商家庭。1916年考入北大,1920年经美国赴英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历任北大、清华教授。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并与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飞机从南京前往北平,因飞机失事遇难,年仅35岁。](2)
[多媒体幻灯显示:这首诗当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中国海上。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Cambridge”(今译“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在1921-1922在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3)
四、朗读、整体感知
1.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诗。
2.学生朗读后从四方面进行评议。一是听字音是否读得准确,二是听停顿是否妥当,三是听轻重音处理是否合理,四是感情是否丰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