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卷(二)(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630字。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卷(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徽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徽州而得名。在徽州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双重滋养下,带着鲜明徽州印记的徽墨在墨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墨的唯一代表。1915年,徽墨珍品——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近现代以来,受到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书写习惯的改变等影响,徽州墨业几经浮沉,但在一代代徽墨传承者的努力下,千古墨脉从未断绝。
徽州地区的制墨史最早有文献记载:“南唐李廷珪,易水人,本姓美,父超,唐末渡江至歉,以邑多松,留居造墨。后主赐姓李。人得其墨而藏者不下五六十年,胶败而墨调,其坚如玉,其文如犀,写数十幅不费一二分。”五代时期,南唐的李姓皇帝耽心翰墨,对李氏父子制墨倍加称赏,后又招易水墨工张遇,张遇利用徽州的优质松烟、桐油烟制墨,将徽州墨从单纯的松烟墨推向与油烟墨并举发展的时期,全国制墨中心至此南移至徽州。穆晓天先生曾说:“制墨业的繁荣,可以说是南唐地区文化艺术繁荣的显著标志。”
随着李唐王朝渐行渐远,大宋王朝经过初期的休养生息,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逐渐活跃,文学艺术活动日益繁荣,科举制度影响下的读书风气日盛,为徽墨提供了广阔市场,徽墨业得以蓬勃发展。正如《野获篇》所描写:“今徽人家传户习”“新安人例工制墨”。《歙(she)县志》记载:“至宋时,徽州每年以龙凤墨千斤为贡。”可见大宋政权对徽墨有着强劲的需求。《野获篇》还写到:“宋徽宗以苏合油波烟为墨,后金章宗购之,黄金一斤,才得一两,可谓好事极矣。”宋徽宗爱好翰墨,又亲予研制,更促进墨业的大振。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叙州改名徽州,从此徽墨驰名天下。
经过长期动荡、分裂后统一安定的明王朝经济文化空前发展,促进了墨业更大规模生产并追求更高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徽州墨业呈现出一此不同的情形:一是在原料上,从普遍使用“松烟”转而使用“桐油烟”和“漆烟”制墨,由于这两种原料既易得又价廉物美,有利于徽墨扩大生产、提高质量;二是无论在五代还是两宋,徽墨都以进贡和满足官府需要为主,但到了明代,虽然还有大量墨品进贡,但因社会需求量增大,徽墨生产渐渐转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徽墨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成集绘画、书法、雕刻等多种形式于一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清初政府重视经济的恢复发展,对汉文化采取包容政策,促进了徽墨需求市场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清初几任帝王皆崇尚汉学、才学俱佳,对书画不仅喜爱而且有着非常深厚的造诣,这样的社会导向,使徽墨业的昌盛顺理成章。
(摘编自祖晓敏、周致元《徽墨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材料二:
宋代罗愿在《新安志》中有“李超与其子廷珪,唐末自易水渡江至歙州,地多美松,因而留居,遂以墨名家”的记载。李氏父子在易水制墨法的基础上,利用黄山、松萝山之古松取烟,并改进配料、和胶、杵捣等技术,制造出前世无法企及的佳墨,史称“李墨”。南唐后主李煜亦评价李墨和澄心堂纸、龙尾歙砚为“天下冠”,并因此敕封李超为检校水部员外郎。由于无度地使用和挥霍,及至北宋宣和年间“李墨”就极为罕见,故时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台北故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徽墨中 珍品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充分证明徽墨在墨林中是中国墨的唯一代表。
B. 从宋至清,经济与文化艺术的发展,促进了制墨业的发展,制墨业的繁荣与经济文化艺术的繁荣息息相关。
C. 明代微墨生产不再以进贡和满足官府需要为主,转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产量扩大但品质并没有提升。
D. 《新安志》对李氏父子制墨“遂以墨名家”的记载,很好地印证了后人“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赞誉。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近现代以来,徽州墨业几经浮沉,但墨脉从未断绝,这有赖于一代代徽墨传承者的努力。
B. 我们可以通过查阅《歙县志》《墨记》《墨经》《墨谱》等古代典籍了解徽墨的相关历史。
C. 李氏父子所制墨能做到“墨寿千年”,可以说是古人的匠气精神与古代文化风采的作用。
D. 徽墨能在墨林中独树一帜,李氏父子对宣歙之地制墨水平进步的引领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徽墨制作技艺研究的一项是 ( )
A. 原材料使用情况
B. 配料添加情况
C. 制作流程与方法
D. 历史保存与现状
4. 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徽墨自五代至明清的历史沿革。
5.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李墨”的特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充分证明徽墨在墨林中是中国墨的唯一代表”错误。“徽墨中的珍品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只是“徽墨”独树一帜,富有影响,受世界认可的表现,不能证明“徽墨在墨林中是中国墨的唯一代表”。
C项,“不再以进贡和满足官府需要为主,转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产量扩大但品质并没有提升”错误。结合原文“但到了明代,虽然还有大量墨品进贡,但因社会需求量增大,徽墨生产渐渐转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可知是“渐渐转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同时文中只说“社会需求量增大”并未提及“产量扩大但品质并没有提升”。
D项,“《新安志》对李氏父子制墨‘遂以墨名家’ 记载,很好地印证了后人‘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赞誉”错误。“《新安志》对李氏父子制墨‘遂以墨名家’的记载”,与“后人‘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赞誉”无直接关联。原文的表述是“由于无度地使用和挥霍,及至北宋宣和年间‘李墨’就极为罕见,故时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愤怒的钢铁(节选)
韩梦泽
寒气涌来,阳光尽去,浓雾样的阴云弥漫了整个天空,阵地的两端寂静无声,似乎所有人都已离去。
怀特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腰脚,把步枪顺在臂弯里,小心地趴下匍匐前行,用最缓慢的动作移动着身躯朝预定战位靠近。
他是一英寸一英寸爬过来的,用最小的角度扬起额头,透过枯萎的草丛细致地观察了一下对面的情况,随后慢慢架起了武器,透过瞄准镜,扫视、对准……
榴弹炮轰鸣了几十声之后,对面安静下来,摆出一副被炮火压制住的样子,但这并不可笑。怀特决定还是等一等,等到敌方士兵慢慢放松了警惕再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