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8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3/1 21:38: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490字。

  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共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温馨提示:请每一位考生把所有的答案都答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旁骛(wù)秘诀(jué)鲁顿(dùn)自惭形秽(hùi)
  B.恪守(kè)汲取(jí)遵循(zūn)矫揉造作(jiǎo)
  C.劫掠(luè)制裁(cái)压榨(zhà)走头无路(tóu)
  D.积攒(zǎn)濡养(rú)笨拙(zhuó)相得益章(zhā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_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丰厚的中华美学精神。_是修长匀称的篆书、蚕头燕尾的隶书,还是狂放洒脱的草书、方正规矩的楷书,都了中华文化之美,具有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因此,经典书法作品已成为学校开展德育、美育的重要载体。
  A.记录显露包含尽管
  B.收录蕴含无论显露
  C.记录蕴含无论体现
  D.收录包含尽管体现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秋天是从水面上来的。②水面上混浊的光一日一日沉淀下来,河水变得透明清澈,像一张白纸。③视觉上繁杂的东西消退了,形象变得很单纯。④山和水的轮廓比夏日时更清晰。
  ⑤山峦沉淀出墨绿的光,河水沉淀出天空般碧蓝无杂质的光。
  A.“透明清澈”是并列短语,“繁杂的东西”是偏正短语,“河水沉淀”是主谓短语。
  B.“水面上混浊的光一日一日沉淀下来。”句子的主语是“光”,谓语是“沉淀下来”。
  C.“夏日的山水都雾蒙蒙的,入秋以后,山水都沉淀出宁静的光”应放在④句和⑤句间。
  D.“山峦沉淀出墨绿的光,河水沉淀出天空般碧蓝无杂质的光。”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我们学习了他的作品《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的文字简洁凝练、生动传神。
  B.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一般说来,律诗的二、三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
  C.《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图预
  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一篇典范的说理文章,作者雨果,英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提炼一对体现这一人物形象反差的词语,并结合名著内容加以分析。(3分)
  ①鲁智深(《水浒传》)②祥子(《骆驼祥子》)③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
  唐僧的软弱与坚定:唐僧遇到妖怪时常常战战兢兢,如狮驼岭受阻时数次落泪,体现他的软弱;他取经之心从不动摇,如途经女儿国时不为美色所惑,不受蝎子精胁迫,体现他的坚定。
  5.古诗文默写填空。(6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2),君子好速。(《诗经??关雎》)
  (3)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天下离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
  【甲】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唐??崔颢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注释】①单于:是单于都护府的简称。
  6.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诗首联“黑云压城”营造了大战开始前紧张的氛围;乙诗首联“去”字写出了征骑潇洒从容而去的背影。
  B.甲诗颔联侧面写出了战争的悲壮;乙诗颔联以稳操胜券的语气告诫敌酋,借以显示我方军威。
  C.甲诗颈联中的“半卷”描写了敌后行军的情形;乙诗颈联中的“烟火”体现了边塞四中人民生活的祥和安定。
  D.甲诗尾联运用典故,抒写了将士以身殉国的赤胆忠心;乙诗尾联表达了作者对裴都护早日功成、及时献捷的期望。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14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