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7550字。
乌海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初一年级期中测试题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共10分)
1.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的拼音或汉字。(4分)
①听到求婚的消息,她的脸上泛起了红晕( ),幸福得快要晕( )倒了。
②起义那天,liáo( )亮的歌声在烟雾liáo( )绕的原野上响起,各地穷困潦倒的人挣脱镣铐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2.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坚守和创新,是老字号品牌价值焕发生机的关键。
B.林间,空气格外清新凉爽,处处弥漫着雨露泥土的气息与花草树木的身影。
C.在文学创作中,以淡然的人生态度创造美、传播美、发现美、表现美,于寻常中见精神,这才是真正的“大美”。
D.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一个欣欣向荣、开放自信的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3.下面是南沙同学“读书的乐趣”的演讲提纲,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为什么读书?读书就是在乐趣之中求真善美。
②读书是我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在阅读中沉淀,在书香中成长。
③读书可以不断启蒙自己,更新自己,是之谓“求真”。
④读书的乐趣发自内心,读书可以陶冶性情,是之谓“求美”。
⑤读书,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我所说的读书,是读怎样的书。
⑥读书是为了安身立命,是为了不断的精神追求,是之谓“求善”。
A.①⑤④③⑥② B.⑤①③⑥④②
C.②⑤④⑥③① D.①②⑥④③⑤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2分)
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小说《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选自《呐喊》。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C.《再塑生命的人》 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故事》等。
D.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二、句子默写(共10分)
5.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每空1分)
(1)古诗中有不少写景 诗句,能够同时展现自然之美与哲理之思。在《次北固山下》中也有这样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现诗人对友人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是: , 。
(6)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勉励我们要珍惜时间求学的是: , 。
三、名著阅读
6.关于《朝花夕拾》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常》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满尽致的嘲弄和鞭挞。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事,揭露了对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C.《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在《父亲的病》和《范爱农》两篇文章均出现过衍太太的形象。
D.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四、仿照下面已有句子的句式,再仿写一个句子。(3分)
7.例句:不是每一条江河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
仿句:不是每一粒种子 , ;不是每一颗火苗 , ;不是每一块美玉 , 。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