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12份)
- 资源简介: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
第01讲:《朝花夕拾》-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doc
第02讲:《西游记》-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doc
第03讲:《骆驼祥子》-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doc
第04讲:《海底两万里》-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doc
第05讲:《红星照耀中国》-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doc
第06讲:《昆虫记》-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doc
第07讲:《经典常谈》-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doc
第08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doc
第09讲:《艾青诗选》-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doc
第10讲:《水浒传》-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doc
第11讲:《儒林外史》-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doc
第12讲:《简·爱》-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doc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
第01讲:《朝花夕拾》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鲁迅(1881-1936),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解题】
“朝花夕拾”的含义是“晚上拾起早晨的花”,即“旧事重提”的意思。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这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是他中年以后回忆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的历程而作的。
【阅读指南】
《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每一篇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角。
这十篇散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前七篇(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 )写作者童年时代在故乡绍兴的见闻和受教育的情景。后三篇(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写作者青年时代离开故乡绍兴到南京、日本求学,再回到故乡绍兴教书的经历。
【整体感知】
《狗•猫•鼠》——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此文运用反语和曲笔,以动物喻人,以议论为线索,夹叙夹议,寓意深厚。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
……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
第03讲:《骆驼祥子》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老舍 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创作背景】
《骆驼祥子》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
【作品简介】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悲剧故事。做了车夫,此后买车,是他的奋斗目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买车的梦想,再度奋斗。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
【主题思想】
作者用同情的笔触描述的一出悲剧,此外始终都描抹着浓烈的悲剧色彩。形形色色的人物穿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不显混乱,既源于清晰的写作线索----祥子的三起三落,又因为行文结构的严谨紧凑----以祥子和虎妞的“爱情”纠葛为中心。
……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
第12讲:《简•爱》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4月21日—1855年3月31日),19世纪著名英国作家、诗人,世界文学名著《简•爱》的作者,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出生于英格兰北部约克郡,父亲是个穷牧师。她曾和其他几个姐妹一起被送进一家生活条件恶劣、教规严厉的寄宿学校读书。
【作品简介】
《简•爱》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简•爱》以第一人称叙述,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这部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采取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态度,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小小说诠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书中弱小的简爱不仅具有坚强刚毅的个性、自尊自爱的品格,而且还拥有足够的才智和对自由平等爱情的追求。
当时已经驰名文坛的萨克雷评价说:”《简•爱》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
【创作背景】
夏洛蒂生于英国北部一个贫寒的牧师家庭,早年曾在一家慈善学校学习,恶劣的生活条件使得夏洛蒂的两位姐姐不幸染病身亡,这对她是个沉重的打击。为了谋生,夏洛蒂当过家庭教师,这段经历为《简•爱》提供了重要的素材。之后她与妹妹艾米莉•勃朗特一同到布鲁塞尔学法语,认识了贡斯当丹•埃热夫妇。夏洛蒂对充满才情的埃热先生产生了微妙的感情,这种绝望的爱给她带来极大的痛苦。她在《简•爱》中生动地反映了这段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