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同步练习33
- 资源简介:
约11540字。
6.1《记念刘和珍君》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虽亦属于回忆记事散文之列,有着鲁迅散文小品共同的思想艺术风格,它们都运用了叙述、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但它们既与一般的杂文写作不同,也和《朝花夕拾》的风格不尽相同。
就整体来看,它们是以记述为主,中间穿插议论,如记述和刘和珍第一次见面时,作者评论说:“(我)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在具体记述了三位女性惨遭杀害时,随即发出了激烈的控诉与抨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在记述柔石的为人时,作者插入了这样的评语:“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在引述柔石的信后,他批评了柔石的过于单纯的性格,实际上是借以揭露反动派的残酷,而发议论说:“但他信里有些话是错误的,政治犯而上镣,并非从他们开始,但他向来看得官场还太高,以为文明至今,到他们才开始了严酷。其实是不然的。”
这些议论,固然加强了揭露与控诉的逻辑力量,但是即使议论也蕴蓄着抒情,甚至许多地方还用抒情点明了题意,而且不只记述、议论有抒情,忆物也渗透着抒情。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写送白莽的彼得斐的诗集,柔石要洋铁碗,都有着浓重的抒情意味。可以说,全文是以抒情的旋律贯串着记述、议论的基调。为了增强这种抒情的色彩,作者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像写刘和珍等的牺牲,写柔石等的遇害,都有着巧妙的对比与反衬,把平直的记述引向曲折的激流。有时又采用回环往复的重叠,如写要不要为刘和珍的牺牲写点什么,作者就曾在文章里四次以同义稍加改变的文字,反复加以强调;写柔石等遇害的“沉重”的感受,使自己不得不拿起笔,也运用了相同语句的重叠咏叹,有力地抒发着难以倾诉的内心的悲愤与哀痛。特别是在修辞上,有比喻,有排比,有明写,有暗写,有寓意,有衍义,而用以强烈抒发感情的反语和警句,更加比比皆是。音调铿锵,富于色彩。词与语都经过了缜密的选择与提炼,既生动,又精确,易为人们所记诵。
如果要说,这两篇记事散文在抒情风格上各有什么独特之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纪念性散文以记述为主,中间穿插议论,这些议论,固然加强了揭露与控诉的逻辑力量,但是即使议论也蕴蓄着抒情。
B.为了增强抒情色彩,鲁迅采取多种艺术手法,如写柔石等的遇害,作者就曾在文章里四次以同义稍加改变的文字反复强调。
C.从艺术表现上看,《记念刘和珍君》侧重于直抒胸臆,抒发哲理;而《为了忘却的记念》则含蓄蕴藉,以白描手法记述人物。
D.两篇纪念性散文使读者对于“情感中的理性的美”,有了深刻的感受,并激发了人们奋勇向前的昂扬斗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鲁迅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两篇文章都有巧妙的对比与反衬,所以增强了文章抒情的色彩。
B.在两篇文章的修辞上,鲁迅采用了比喻、排比、明写、暗写、反语等,使得文章生动精确,被人们所记诵。
C.《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忘却”实际是指“不能忘却”的战斗精神,并且包含着对明天必定取得胜利的信心。
D.在鲁迅笔下得到了独创发展的“散文小品”是能够体现“情感中的理性的美”的最突出的一种文学形式。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采用引用论证,旁征博引,文中出现的鲁迅作品的原文以及李泽厚的观点使得论证更加严谨且有说服力。
B.从作者在论述中使用的大量关联词以及“不尽相同”“整体来看”“我以为”等词句可以看出本文语言准确严谨。
C.从本文可知,《朝花夕拾》也运用了叙述、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但与《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风格完全不同。
D.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比了《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两篇散文各自的抒情风格。
4.请简要梳理材料的论证思路。
5.请结合材料分析,《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是如何体现“情感中的理性的美”的。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
“批判”一词来自德国古典哲学,特指人类勇敢地运用理性来解决自身面临的一切问题的崇高的“权衡较量”的思维活动,比如康德著名的三大“批判”。
鲁迅的“批判”也具有独特的哲思魅力,但并不囿于哲学和理论。竹内好认为,鲁迅一开始就不喜欢摆弄单纯的抽象理论,后来也无意于此。但这并不是说,鲁迅更偏重于“行动”。尽管鲁迅渴望“行动”,赞美“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摩罗诗人”,但他终于并不是行动家,他的小说、杂文和散文随笔无不显明他主要还是思想文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