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9份)
-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
01 孙权劝学-寒假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02 木兰诗-寒假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03 卖油翁-寒假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04 陋室铭-寒假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05 爱莲说-寒假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06 古代诗歌五首-寒假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07 课外古诗词(第三单元)-寒假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08 课外古诗词(第六单元)-寒假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doc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综合测试(含答案).doc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
《孙权劝学》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简介】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作者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谥文正,著作收录于《司马文正公集》中。
【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6)今:当今。(7)当涂:当道,当权。(8)掌事:掌管政事。(9)辞:推托。(10)以:介词,用
……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
《卖油翁》
【原文】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简介】
《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生于四川绵阳,籍贯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政治上曾支持过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张,文学上主张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公集》。
【注释】
(1)陈康肃公:即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善射:擅长射箭。本句一作“陈康肃公善射”。(2)以:凭借。自矜(jīn):自夸。(3)家圃(pǔ):家里(射箭的)场地。圃,园子,这里指场地。(4)释担:放下担子。释,放。而:表承接。(5)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6)去:离开。(7)发:射,射箭。(8)但微颔
……
七年级下册语文寒假预习语文综合测试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3)______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 ,志在千里。
(7)《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禽鸟,写出早春生机勃勃的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三峡》中直接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险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两句则间接描写了三峡两岸的山峰险峻。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唐诗宋词是一座流光益彩的美的殿堂,鉴赏唐诗宋词,即是探寻“美”的历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A、折射 B、反射) ________出唐诗灿烂夺目的光彩;小桥流水,杏花春雨,透露出宋词沁( )人心脾的韵味。Cháng( )徉这座美的殿堂,你一定会目xuàn ( )神迷,流连忘返。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沁( )人心脾 Cháng( )徉 目xuàn ( )神迷
(2) 找出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_______改为_________。
(3)请依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_________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三峡》中三峡是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B.“十分清楚”是偏正短语;“看得清楚”是动宾短语。
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