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亳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7980字。
试卷满分 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 。(10分)
(1)古诗词表达了古人的情感体验 。当人生陷入低谷时,我们应像李白那样“ , ”(《行路难(其一)》)选择从苦闷和沉郁中振作起来,乐观进取;当我们 思念亲人却不能相见时,不如像苏轼那样“ ,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乐观旷达,把深切的思念化为美好的祝福;当我们屡遭挫折而无限怅惘时,不妨学刘禹锡那样“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 上见赠》)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流露自己的释然,从沉郁中顿起 。
(2)很多文言文中,作者经常含蓄的表达自己的写作意图 。比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写滕子京 “ , ”的卓越政绩,既流露出作者对当今社会现状 一 种积 极的态度,也委婉地流露出对朝廷“贬谪功臣”的不满;张岱《湖心亭看雪》中“ , ”则通过舟子之口突出作者孤高自傲的性格和超凡脱俗的情趣 。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2分)
燕青托地从树上跳将下来 , 拔出解腕尖刀 , 割断绳索 , 劈碎盘头枷 , 就树边抱住卢员外放声大哭……“ 小人在此等候 , 想这厮们必定来这林子里下手 , 被我两弩箭 , 结果了他两个 。主人见 么?”燕青那把弩弓 , 三支快箭 , 端的是百发百中 。
卢俊义道:“ 虽是你强救了我性命 , 却射死这两个公人 , 这罪越添得重了 。待走那里的是?”燕青道:“ 当初都是 A苦了主人 , 今日不上梁山泊时 , 别无去处 。”卢俊义道:“ 只是我杖疮发作 , 脚皮破sǔn , 点地不得 。”燕青道:“ 事不宜迟 , 我背着主人去 。”便去公人身边 , 搜出银两 , 带着弩弓 , 插了腰刀 , 拿了水火棍 , 背着卢俊义 , 一 直望东边行走 。不到十数里 , 早 tuó不动 , 见一个小小村店 , 入到里面 , 寻房安下;买些酒肉 , 权且充饥 。两个暂时安歇这里 。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解腕( ) 弩( )箭 破 sǔn( ) tuó( )不动
(2)选文中的 A是 (填人名),下列情节跟他有关的是 、 、 。(填写字母)(4分)
A. 私放晁天王 B. 怒杀阎婆惜 C. 大闹史家庄 D. 收服霹雳火
(3)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在点评燕青这个人物的时候,连用 4个“ 妙”,请参照示例,结合选段内容再选一个角度评价其“妙”在何处 。(4分)
示例:“妙”在谨慎机智:他劝阻卢俊义 , 并指出算命先生极有可能为梁山泊等人假扮 。
3、春蕾学校以“ 打造生态校园 优化育人环境”为主题开展活动,请你参与 。(13分)
(1)刘可欣同学是校报的记者,将要围绕“生态立人”这 一话题采访市环保局王科长,见了面她如何打开话题,请你帮她设计一段话 。(不超过 120字)(3分)
(2)下面是班长李萍同学摘抄的一段新闻评论,请你阅读并按要求进行修改 。(4分)
【甲】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之举 ,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生态校园建设的总体设计要充分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 , 把生态与德育紧密结合 , 把理论知识转化成生动的学习 、活动场景 , 使学生置身其中 ,【乙】在主动思考中逐渐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 、尊重自然 、爱护环境 、和保护自然的自觉意识 , 引导学生树立可持 续发展理念和价值观 。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2分)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不正确,请你修改 。(2分)
(3)班委会打算制作一期宣传海报,下面是同学们自己手绘的素材,请你帮他们选出合适的一幅并说明理由 。(4分)
(4)把下面的一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上联:校园清新 芳菲 下联:绿色环保创
A. 开 新意 B. 育 未来 C. 开 未来 D. 育 时代
二 、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4-16题
【 一】(23分)
我的语文老师 李国坚
①我也想不到在我最调皮的时候 , 就懵懵懂懂地升入了初中 , 我的语文老师竟然是我的父亲 。
②语文第一节课 , 父亲面带微笑温和地出现在讲台前 , 先作自我介绍 , 他说自己叫李君举 , 边说边在黑板上苍劲有力地写下了他的大名 。然后 , 开始给我们授课 。父亲引人入胜 、深入浅出 、润物无声的讲解 , 马上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 。他的语文课令我们很开心 , 课堂没有丝毫压力 , 时时充满着幽默风趣 , 一 堂课下来就让大家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和难得的收获 。课后 , 班上的同学对语文老师议论评价 , 说这语文老师好 , 课上得精彩等等 , 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 自豪感油然而生 。
③父亲不仅传递给我们语文知识 , 还传递给我们快乐 。他不但授业解惑 , 生活上还会处处关心我们 。天气转凉了 , 他会关心我们冷不冷 , 穿得够不够 , 食堂的饭价钱怎么样 , 饭菜吃得可口否 , 问我们有什么建议等等 。他不仅是一名老师 , 更像是我们的朋友 。凡在学校中所遇的趣事 、乐趣他都会与我们分享 。
④父亲初中毕业时 , 刚好赶上历史原因全国停课 , 他便回家种地当农民 , 当年农村普遍贫穷 , 很多人上不起学 , 初中文化的父亲在农村也算是“ 凤毛麟角”了 , 随后他就当上了大队出纳 。再凭借自己的努力 , 后来他成了一名大队民办教师 , 再后来父亲考上了瑞安师范学校 , 成了一名正式的老师 。
⑤我父亲很爱看书 , 他看过许多书 , 什么类型的都有 。有时同学问他:“ 老师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