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9300字。
山东德州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德州一中 孔明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一)品文化遗产之美(10分)
①馆长指着一幅( )(精益求精/精妙绝伦)的刺绣作品告诉我,这是镇馆之宝,十余位技艺娴熟的绣娘历时三年才得以完成。我附和( )着点点头,但说实话,我当时对这种制作精美但费时耗力的绣品并(不以为意/不以为然)。在数控技术高度发达、现代工艺省时省力的的今天,还有必要依靠手工来刺绣吗?馆长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他告诉我,现在市场上的刺绣良莠不齐,(无论/即便)数控机床多么先进,做出的产品也无法像手工刺绣一样质地柔软、纤毫毕露。只有守住手工制作的底线,才能让古老的手艺持续散发出生命的气息和温度。
②相对于那些展出的绣品,我更喜欢看正在刺绣的绣娘。绣娘在每件绣品上消耗的时间可谓是旷日持久,但她们几无厌倦之态,反而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安xiáng( )与愉悦:(A)年长者慈颜善目,年轻者笑意盈盈。(B)她们的双手有时上下翻飞,有时有节奏地跳跃,有时则轻柔地滑动。(C)这既如芭蕾舞般轻盈,又像小夜曲一祥舒缓。我忽然明白了,刺绣其实是一种可以让时光慢下来的艺术。毋庸讳言,这个时代变化快,快得让我们无所适从,很多事物转瞬即shi( )。那么,我们不防放慢脚步,回望一下时间的背影,也许,从那里也可以获得一份心灵的寄托吧。
1.根据文意,写出相应汉字或者读音。(4分)
一幅( ) 附和( ) 安xiáng( ) 转瞬即shì ( )
2.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精益求精 不以为意 即便 B. 精妙绝伦 不以为然 即便
C. 精妙绝伦 不以为意 无论 D. 精益求精 不以为然 无论
3.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语言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①段画横线句子是个反问句,语气强烈,强调了手工刺绣这个古老的手艺在现代工艺发达的今天的不可替代性。
B.句(A)运用对偶表现绣娘们的神态特点,语言形象、简练、工整。
C.句(B)连用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形成排比,突出刺绣动作的连贯而富有变化。
D.句(C)运用比喻,用“芭蕾舞”和“小夜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绣娘刺绣时双手动作的轻盈舒缓。
(二)感仁人志士之风(8分)
4.吟咏古诗文名篇,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仁人志士的气度风范,请按要求填写相应古诗文及出处。
主题 诗文 出处
大丈夫 (1),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忧国忧民 (2),浑欲不胜簮。 杜甫《春望》
忠君报国 报君黄金台上意,(3)。 李贺《雁门太守行》
还我河山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4)?。 朱敦儒《相见欢》
自强不息 (5)?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浣溪沙》
甘愿奉献 (7),不辞羸病卧残阳。 李纲《病牛》
执着无悔 (8),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三)访昆虫奇妙世界(8分)
5.学习了《蝉》后,小文选了下面三则材料进行自读,请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材料二】四月过完,蟋蟀开始唱歌,先是一只两只,羞答答地在独鸣,不久便响起交响乐来,每个草丛里都有一只在歌唱。我很喜欢把蟋蟀列为万象更新时的歌唱家之首。在我家乡的灌木丛中,在百里香和薰衣草盛开之时,蟋蟀不乏其应和者:百灵鸟飞向蓝天,展放歌喉,从云端把其美妙的歌声传到人间。地上的蟋蟀虽歌声单调,缺乏艺术修养,但其纯朴的声音与万象更新的质朴欢快又是多么的和谐呀!它那是万物复苏的赞歌,是萌芽的种子和嫩绿的小草能听懂的歌。在这二重唱中,优胜奖将授予谁?我将把它授予蟋蟀。它以歌手之多和歌声不断占了上风。当田野里青蓝色的薰衣草如同散发青烟的香炉,在迎风摇曳时,百灵鸟就不再歌唱了,人们只能听见蟋蟀仍在继续低声地唱着,仍在庄重地歌颂着。
【材料三】蟋蟀等秋虫的鸣声比之鸟或蝉的鸣声,是技巧的,而且是器械的。它们的鸣声由翅的鼓动发生。把翅用显微镜检查时,可以看见特别的发音装置,前翅的里面有着很粗糙的状部,另一前翅之端又具有名叫“硬质部”的部分,两者摩擦就发声音。前翅间还有一处薄膜的部分,叫做“发音镜”,这是造成特殊的音色的机关。秋虫因了这些部分的本质和构造,与发音镜的形状,各奏出其独特的音乐。其音乐较诸鸟类与别的虫类,有着如许的本质的差异。
(1)浏览选文,参考示例,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对象的特征。(4分)
示例:【材料一】蝉非常喜欢唱歌。【材料二】 【材料三】
(2)上面材料中有一则不是选自《昆虫记》。细读选文,从语言风格看,你认为是下面哪一项?结合你阅读整本书的体验和感受进行选择,并说明理由。(4分)
我选 ,我的理由:
A.【材料一】B.【材料二】C.【材料三】
二、阅读(54分)
(一)慕隐逸名士情怀(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