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同步练习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30 13:27: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940字。

  4.1《喜看稻菽千重浪》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的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
  A.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B.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C.《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一文以事写人,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袁隆平作为一位科学家的精神品格。
  D.最终,钟扬带着学生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集到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曲雪兔子。
  2.下列选项中,有关新闻知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传记式、特写式、群像式。《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属于传记式人物通讯。
  B.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真实性是消息最基本的特征。
  C.新闻是一种叙事性文体,常具有六个基本要素,即谁、何时、何地、何事、为何以及结果如何等。
  D.人物新闻也应强调客观事实,但在新闻客观性的基础上往往还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新闻的倾向性贵在适度。适度的倾向性既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也符合报道者的身份与立场。
  3.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B.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C.“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四言为主,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
  B.《喜看稻菽千重浪》属于新闻通讯,因为新闻重在及时、真实地反映事实,所以不能运用描写的手法,更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应该让观点隐含在事实中。
  C.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流寓夔州所作。
  D.雪莱,英国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二、填空题
  5.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1)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yìbùyìqū         ,不敢越雷池一步。《喜看稻菽千重浪》
  (2)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yōng róng        、活力涌流的企业。《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3)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yù tiē    而微苦的味道。《我与地坛》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袁隆平高中毕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