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窦娥冤》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5370字。
小舞台,大人生——《雷雨》《窦娥冤》教学设计
《窦娥冤》《雷雨》教材分析
《窦娥冤》《雷雨》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高中必修下册第二单元。这一个单元是一个戏剧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良知与悲悯”。《窦娥冤》是中国传统戏剧(元杂剧)的代表作品,《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名作。通过教学,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和鉴赏,从而实现情感态度的“良知和悲悯”。要通过研习这两部戏剧经典,掌握戏剧体裁的要素和基本特点,以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两部作品,领会其中丰富的意蕴,深化对戏剧体裁的理解,从而发展欣赏戏剧作品的能力,提升文学阅读的能力。
以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第一,把握戏剧冲突。戏剧塑造人物、推进情节、呈现主题,因此我们要学会分析、把握戏剧冲突,理解冲突背后的深层原因,第二,分析人物形象。性格是戏剧人物行动的内在依据,性格的展现又是通过戏剧行动进行的。通过分析台词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三,品味戏剧语言。要学会抓住个性化、动作性来推敲品味戏剧语言,进而理解人物形象。第四,把握作品的文学性。理解悲剧的价值,学会用悲悯的情怀看待悲剧人物。
首先让学生通读文本,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了戏剧的冲突。本节课是新授课,利用课件图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表演戏剧的欲望。同时,通过文案的设计复习回归上节课对于矛盾冲突的理解和概括。两篇文本都有丰富的“良知与悲悯”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明白悲剧人物身上“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过程。大情境的设置、大活动的教学设计,让同学们发现文本外在的、表面的相似和内在的关联,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本节课在情景设置、任务的设计、活动的安排上比较方便,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的微项目学习课选自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戏剧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良知与悲悯”。单元课文选自三部戏剧名作:《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为了更好地开展微项目学习,我选择中国传统戏曲《窦娥冤》和中国现代话剧《雷雨》进行授课。设计本节课项目的初衷是启发学生更好地认识戏剧这一艺术体裁,主要对两位女性形象的语言、情感进行赏析,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感悟艺术人生。
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品味戏剧语言,进而分析人物形象。教学的难点是把握作品的文学性,以悲悯的情怀看待悲剧人物的命运,认识良知的不巧价值。
【学习情境】恰逢我校 70周年校庆,我校海棠戏剧社开展“向经典致敬”活动,来为母校献礼。作为校剧社的指导老师,今天我们在这方小小的舞台上,一起研讨《窦娥冤》《雷雨》这两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