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8 19:23: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3题,约11830字。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试卷共 8 页;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用2B 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 毫米书写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庄子》文本中充满了告诫我们不要干涉与我们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故事。其中一则批评了著名的驯马师伯乐。“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在庄子看来,伯乐的问题在于他不尊重马的真性。如果他尊重马的真性,就应该让它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
  《庄子》中的尊重者不仅对他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没有异议,而且还尊重他人,即拥抱和重视他人的生活方式,即使他自己不过这样的生活。因此,道家“尊重”的独到之处在于,当一个庄子式的道家尊重某个具有独特生活方式的人时,他当然会认为他所尊重的这个人的生活方式是有价值的。不过,一方面,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庄子式的道家也想以这种方式过他自己的生活。这点可以在“邯郸学步”的故事中很清楚地看出来。另一方面,当一个庄子式的道家尊重甲的生活方式时,并不意味着他(她)不尊重不以这种方式生活的乙。比如说,他可以尊重生活在水里的鱼,同时也可以尊重生活在森林里的猴子,这两者没有任何矛盾。
  《庄子》中的尊重思想有两个核心观点。首先,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生活,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就好比在水里游泳是鱼最好的生活方式,在森林里跳来跳去是猴子最好的生活方式,在干燥的土地上游荡是人类最好的生活方式。在《庄子》看来,就像不同的物种因有不同的“性”而有不同的最佳生活方式一样,不同人的最佳生活方式之所以各不相同,也是因为他们的“性”各不相同。因此,虽然《庄子》并不一定否认人类有共性,但他强调的是每个人的个性。例如,他主张:“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学者们普遍认为,《庄子》在这里讲的不是不同的物有不同的性,而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也正因此,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故对一个人有价值的生活方式与对另一个人有价值的生活方式之间不可能存在冲突。一种存在物的最佳的生存环境是潮湿还是干燥,这两者之间会产生冲突;但不同存在物的不同的最佳生存环境之间,不会存在冲突,例如泥鳅最好生活在潮湿的地方,人类最好生活在干燥的地方,这两者之间就没有冲突。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庄子“尊重”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对他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没有异议,而且认为他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有价值的。
  B.学者们普遍认为,庄子的“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说的是不同人有不同“性”,否定了不同物有不同“性”。
  C.《庄子》将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生活类比为不同的箫管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是对其规范性主张的形象化表达。
  D.除了有时表现为无行动,《庄子》中的重要概念“无为”也有自然行事之意,只是行动者和行动对象都不曾意识到该行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庄子通过伯乐驯马的故事,旨在告诉我们要尊重不同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让其能自我发展。
  B.在庄子式的尊重者看来,肯定他人生活方式的价值,并不意味着需要舍弃自己的生活方式。
  C.作者用“邯郸学步”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对一个人而言正确的行为对另一个人却可能是错误的。
  D.文本内容从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到承认不同生活方式的价值,再到提倡有所行动,条理清晰。
  3.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文中庄子“尊重”思想的一项是(3 分)
  A.“现在我懂得米考伯太太的意思了,就求她尽管支使我,做什么都行。”(《大卫•科波菲尔》)
  B.“走吧,加拉诺鲨。溜到一英里深的地方去吧。去看你的朋友,或者见你妈去吧!”(《老人与海》)
  C.“我知道青年们,尤其是文学青年们,十之九是感觉很敏,自尊心也很旺盛的。”(《为了忘却的记念》)
  D.“咱的小姑娘有什么事情,尽管打,打死不干事,只要不是罚工钱停生意!”(《包身工》)
  4.如何理解文中“人所欲,施于人”这句话?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 分)
  5.文章开头说“不要干涉与我们不同的生活方式”,结尾处又说“提倡有所行动”,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聂赫留朵夫回到莫斯科后,第一件事就是到监狱医院去,把参政院裁定维持法庭原判的不幸消息告诉玛丝洛娃,要她做好准备上西伯利亚去。律师已经替他写好呈送皇上的状子,现在他就带到监狱里让玛丝洛娃签字,不过他对告御状抱的希望很小。而且说来也奇怪,他现在倒是不希望这事成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