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党八股》教学设计7
- 资源简介:
约12820字。
反对党八股(节选)
教材分析
1942年2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反对党八股》的演说,强调“一定要把党八股和教条主义等类,彻底抛弃”。《反对党八股》与《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文献共同构成了毛泽东关于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成为我们党树立马克思主义文风的纲领性文献。它深刻地论述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阐明了反对党八股的重要意义,并具体指出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及其危害性,最后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文风的要求,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本文节选的是《反对党八股》中9~18 节。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引例设喻的表达力量和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
2.筛选并整合文章相关信息,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促进思维发展。
3.领会本文纲举目张、边破边立的论证力量,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理解反对党八股的重大意义,树立良好文风,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毛泽东的生平及思想。
2.八股文
八股,指八股文。这是15世纪到19世纪中国封建皇朝考试制度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这种文章的每一段落都要死守固定的格式,连字数都有限制,考生只能按照题目的字数敷衍成文,所以,实际上它是一种没有内容,专讲形式的文字游戏,是封建统治者愚弄和奴化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故“八股文”也称“八比”)八股文起于宋末,兴盛于明代,衰亡于清代。光绪二十四年,变法维新派首领康有为上书要求废八股,同年光绪皇帝遂宣布乡、会试“一律改试策论”。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式废除八股,禁锢文人头脑达五百余年的八股文终于被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3.党八股
党八股指革命队伍中某些人所写的文章。这种文章对于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如同“八股文”,所以称为“党八股”。 在《反对党八股》中,毛泽东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以辛辣幽默、一针见血的风格,声讨党八股的弊病和罪状,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理。
4.延安整风的来龙去脉
延安整风从学习,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开始,经过了一个酝酿的过程。在1938年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重要思想,同时还特别提出,希望这次全会之后,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他指出:“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同年12月,延安《新中华报》发表《一刻也不要放松了学习》的社论,指出:“今天我们是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里,是中国历史转变的关键。要在这个空前的历史战争中,求得自己的生存,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全党开始了有组织的学习。1939年2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议设立干部教育部,2月17日干部教育部成立。同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学习运动是必要的,可能的,是会有成绩的,学习应该学到底,学习本领是许多干部所迫切需要的。1941年5月19日,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