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初三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6550字。
上海市松江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初三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2024.01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校和考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文言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 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4.假期,小语和父母去乡下看望爷爷奶奶,发现这里道路四通八达、环境宁静祥和,不由感慨:这不就是《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吗!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11题(22分)
【甲】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醉翁亭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
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①而负刍②。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吾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明年,东阳上计③钱布④十倍,大夫毕贺,侯甚______。文侯曰:“此非所以贺我也,譬无异夫路人反裘而负刍也。虽爱其毛,不知其里尽,毛无所恃也。今吾田不加广,民不加众,而钱十倍,必取之民也。吾闻之下不安者上不可居也。此非所以贺我也。”
(选自《新序??杂事》,有删改)
【注释】①裘:毛皮衣服。②刍:喂牲口的草。③上计:官员上报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治安等数据。④钱布:钱币。
5.【甲】诗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白居易;【乙】文中的“太守”是_______ (人名)。(2分)
6.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临溪而渔( ) (2)见路人反裘而负刍(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画线句。(3分)
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联系全文,下列选项中填入【丙】文空格处最合适的一项是_______ (2分)
A.喜 B.忧 C.惧 D.怒
9.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诗尾联借景抒情,表达了不能尽兴游玩湖东的遗憾。
B.【乙】文作者“颓然”之醉态流露出被贬谪后的消沉无奈。
C.【甲】诗【乙】文分别以“行、乐”贯穿,内容散而不乱。
D.三则材料都是通过叙写作者出游途中的见闻来表情达意。
10.【甲】诗呈现了西湖的_______早春景象;【乙】文描绘了滁人游山之乐和_______;【丙】文记叙了魏文侯由路遇反裘负刍之人而引发对治国理政思考的故事。(2分)
11.【乙】文表现出作者_______的思想;【丙】文中魏文侯由“皮”和“毛”的关系类推到_______和_______的关系,体现了他_______的治国理念,二者都善治善为。(6分)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题(15分)
自强为学 厚德立业
王希勤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①今天,清华园迎来了9000多名研究生新同学。你们是清华园里为学立业的新生力量。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②同学们,你们即将踏上新的学业之路,要对“学”“业”有新的认识。为“学”就是要深刻理解本学科的知识架构与形态,不断提升认知能力,传承和创造知识。立“业”就是要熟练运用知识来解决本专业的问题,不断提升实践能力,以聪明才智服务国家和社会。你们要自强为学、厚德立业。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独立与合作”“理论与应用”的关系。
③为“学”须自强,重在创造知识、追求真理。为学首先要处理好自我创造与向他人和前人学习的关系。《墨子》中说,“知,传受之,闻也;方不??,说也;身观焉,亲也。”意思是知识有三类:闻知、说知、亲知。做学问首先要懂得把深入学习和调查研究获得的闻知,与亲身实践获得的亲知经过反复辨析领悟统一起来,再经过思考和推理获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