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学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下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17 20:50: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50字。

  氓
  文学常识
  关于《诗经》的基本常识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1.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
  《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2.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3.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诗经》的表现手法,一个最显著特点便是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是直陈其事。诗经中大多数文章都运用了这种手法。大、小《雅》中,尤其是史诗,铺陈的场面较多。
  如:《小雅》中的《采薇》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不但写得形象鲜明,而且通过情景对称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2.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如:《陈风•月出》中“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等,使诗中人物更形象。
  3.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即打比方,典型篇章便是《魏风•硕鼠》中利用硕鼠形象地揭示了剥削阶级寄生虫的本质。还有《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总体来说,《诗经》中运用赋、比、兴的手法是相当成功的。
  写作背景
  《氓》是一首叙事诗,更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弃妇感伤诗。是弃妇离夫返娘家时所作,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渐产生,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只是丈夫的附庸。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只是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生活幸福与否全部寄托在丈夫身上。到了封建社会,这种畸形的男女关系更是发展成为对女子的礼教束缚,“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离开丈夫的女子就像是一片飘零的叶,随风而逝,没有方向。可是我们的女主人公在被抛弃后却敢于控诉,敢于决裂,这是何等的勇气!多么的可敬!
  相关知识
  《诗经》中的“国风”
  《诗经》中的“国风”有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