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6820字。
重庆市合川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答题区域内,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将答题卡上相关内容填写清楚。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3分)( )
A.酝酿(niàng) 发髻(jì) 静谧(mì) 匿(nì)名
B.倜傥(tàng) 狭隘(ài) 干涸(hé) 灼(zhuó)伤
C.抽噎(yè) 蜷(quán)伏 怪诞(dàn) 缥缈(miǎo)
D.庇(bì)护 殉(xùn)职 憔(qiǎo)悴 吝啬(s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高邈 蝉蜕 晃然大悟 拈轻拍重
B.窠巢 响晴 咄咄逼人 见异思迁
C.慷慨 坍塌 刨根问底 莫不关心
D.纯萃 突兀 惊慌失措 大相径庭
3.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 ①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 ② 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③ 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④
A.! , 。 ?
B.。 ; 。 。
C.。 , ? 。
D.! ; …… ?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表达得体的是(3分)( )
A.新开张的超市门上写着:“价廉物美,欢迎惠顾。”
B.元月12日贵校九十周年校庆,作为市长我一定光临指导。
C.先生请留步,足下就此告别,再见!
D.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做人要清清白白。
5.请从下列备选词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要求:表意清楚,运用拟人修辞手法。(4分)
备选词:蜜蜂 夏蝉 荷花
6.名著阅读。(6分)
【甲】“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乙】A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
石猿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B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桥边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有删改)
(1)【甲】文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这篇文章中作者批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批注是阅读时常用的方法之一。请从【乙】文A、B两句中任选一句,分析人物形象或人物情感,写一则批注。(3分)
A.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
B.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7.综合性学习(8分)
小语的学校正在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不喜欢阅读 喜欢阅读
阅读纸质书籍 用手机、电脑阅读
2021年 40% 2021年 26% 2021年 34%
2022年 30% 2022年 24% 2022年 46%
2023年 22% 2023年 24% 2023年 57%
(1)活动一:调查统计(3分)
上表是小语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2)活动二:学校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主题活动,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3)活动三:每班计划办一份文学班刊,请你为班刊拟一个富有文学气质且寓意深刻的刊名,并说明其寓意。(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8.诗歌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走进古诗,感受古诗之美,请你完成下面表格。
明月传情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 出自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出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流水不息 (3)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 出自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 出自谭嗣同《潼关》
乡思不绝 (5)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 王湾在北固山下借鸿雁传书抒发对家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7)________________。 李益在受降城中借芦笛声表达对家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