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鹰潭市余江桃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11 10:45: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390字。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一般文论教材中谈到典型形象时,作者都肯定典型形象既有生动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在个性中包含着共性。典型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共性是典型形象的本质特征。但是作者在谈到什么是共性时却有些语焉不详。关于共性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以巴尔扎克、别林斯基为代表,他们认为共性就是写出类的特征。巴尔扎克谈到典型形象时说:“‘典型’指的是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跟它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典型是类的样本。”显然,巴尔扎克认为典型的共性就是代表性,就是写出同类人的样本。另外一种关于典型共性的观点认为共性就是写出历史本质和时代精神。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这种观点的倡导者。
  那么,共性到底是指能写出类的特征性,还是指能揭示出类的本质,写出社会规律、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典型形象的共性应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写出代表性。比如,《鲁滨孙漂流记》就是借一个鲁滨孙写出了十足地道的英国人的特征,他们下起决心来又猛烈又倔强,纯粹是新教徒的感情,性格坚强、固执、有耐性,不怕劳苦,天生爱工作,能够到各个大陆上去垦荒和殖民,等等。所以我们说鲁滨孙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同时通过这种个性也写出了英国人的共性。简言之,鲁滨孙具有代表性,他代表了英国人身上的许多共同的特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变成了普通名词,成了脱离现实、耽于幻想、主观主义的同义语。别林斯基很形象地说这样的典型是“熟悉的陌生人”。陌生是因为其人其事生动具体,但它们没有真正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熟悉是因为这些人和事虽没有发生在我们生活中,但就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他们的影子,即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有类似性。这是共性的第一个层面,即代表性。
  典型形象的共性的第二个层面是透过现象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即深刻性,通过形而下的描述,写出形而上的哲理。只有揭示了社会历史的深刻内涵的人物形象才具有历史的厚重感。这个层面是典型形象更本质的内涵。巴尔扎克的伟大在于他通过对具体人物的描写揭示了上升的资产阶级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写出了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写出了金钱对人的罪恶统治,写出了比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所写的更深刻的内涵。这一层次绝不是平面化的叙写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对生活进行深思,提炼和升华。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如果不是揭示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在本质上都是“吃人”的制度这样深刻的主题,那么,他笔下的狂人无论怎样生动、具体,也只是一个胡言乱语的疯子而已,他也许能代表千千万万个疯子,具有成千上万个疯子的特点,但只能使人们一看见这个疯子就想起来身边的疯子而已。正因为这个疯子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因而他成了一个能洞察上下几千年中国社会病态,具有坚决反帝反封建精神的独特人物形象。而反映社会生活本质规律是共性应有的深度,是典型形象的本质特征。
  综上所述,典型形象的共性一方面指要写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人物,一方面指要写出具有深刻性,表现社会生活本质规律的人物,典型形象的共性是这两个层面的有机融合与互渗。典型人物不仅要写出芸芸众生平面化的日常生活,还要写出人物的精神向度。否则,这个人物形象就会是平庸的、灰色的、暗淡无光的。只有写到历史和社会的本质规律这个层次上,人物才不仅仅为读者所熟悉,更能撼动读者的灵魂。
  (摘编自陈莉《对典型形象的再认识》)
  材料二:
  文学典型,一般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典型情节,典型景物等。文学典型的核心是典型人物。能否创造出真正的典型人物,成为艺术成就高低的主要标志。典型人物是指那些既有鲜明、独特、丰富的个性,又能反映某些生活本质规律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人物形象。典型人物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一般文论教材中,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既有个性特征,又在个性中包含着共性,是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体。
  B.文学作品中的“熟悉的陌生人”,往往是因为在生活中常见而熟悉,却因为不能完全对号入座而陌生。
  C.文学典型与典型人物的含义不同,文学典型的范围大于典型人物,但其核心仍然是典型人物。
  D.典型人物的个性应当是独特的,要创造典型人物,作家就应抓住特征,突出其共性中的个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尔扎克的创作理念与实践完全不一致,他认为典型形象是“类的样本”,但他笔下的典型形象却旨在反映社会本质。
  B.“共性”是典型形象的本质特征,典型形象反映出社会生活本质规律,这样的“共性”能够体现出作品的深度与广度。
  C.鲁滨孙、堂吉诃德、王熙凤、《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都是文学历史长廊中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着永恒的生命力。
  D.《红楼梦》之所以伟大,主要是因为它塑造了诸多个性独特又复杂的典型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本质与衰败趋势。
  3.材料二认为“典型形象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金圣叹评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B.别林斯基说:“即使在描写挑水人的时候,也不要只描写某一个挑水人,而是要借一个人写出一切挑水的人。”
  C.列夫•托尔斯泰说:“而我需要做的恰恰是从一个人身上撷取他的主要特点,再加上我所观察过的其他的人们的特点。那么这才是典型的东西。”
  D.恩格斯在评论小说《城市姑娘》时说道:“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4.两则材料都围绕典型形象进行论述,既有相同观点,又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5.你认为《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不是一个典型形象?请依据材料内容加以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宝玉挨打
  贾政听了这话,又惊又气,即命唤宝玉出来。宝玉也不知是何原故,忙忙赶来。贾政便问:“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莽,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宝玉听了,唬了一跳。
  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大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