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30450字。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课内基础知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城隅yǔ 百舸gě 柔荑yí 挥斥方遒qiú
B.憎恨zēng 讪讪shàn 楔入xiē 羽扇纶巾guān
C.着恼zháo 间关jiān 句读dòu 钿头银篦bìn
D.吐哺tǔ 守拙zhuó 红绡shāo呕 哑嘲哳zháo
2.下列选项中所有词语的字形全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张皇 羇鸟 雕栏玉器 灰飞湮灭
B.吹苼 罅隙 轻拢慢捻 金戈铁马
C.墙橹 憔瘁 催眉折腰 不勘回首
D.分檗 峥嵘 雄资英发 舞榭歌台
3.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____。
(2)在理论和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____,不敢越雷池一步。
(3)生命诞生以来,简单与复杂并存,繁盛与灭绝交替,奏响了一篇篇____的演化乐章。
(4)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____、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慷慨大度 亦步亦趋 跌宕起伏 技进乎道
B.宽宏大量 东施效颦 跌宕起伏 精益求精
C.宽宏大量 亦步亦趋 一波三折 精益求精
D.慷慨大度 东施效颦 一波三折 技进乎道
4.下面选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到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诗》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对内容的分类,而赋、比、兴则是对表现方法的归纳。
B.汉武帝时专门成立了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乐府。乐府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称之为“乐府诗”。乐府诗在东汉时期达到了成熟的阶段,被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C.《古诗十九首》见于梁代萧统编选的《文选》,是汉末佚名诗人所作十九首古诗的合称。这些诗歌多出于中下层文人,再现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思想大转变的真实状况。
D.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内容一般分为上下两阕。宋词基本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类。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则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艰难苦恨繁霜鬓(极,表程度) 栗深林兮惊层巅(认为……战栗)
B.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损伤)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状况)
C.去来江口守空船(回来) 赢得仓皇北顾(落得)
D.天姥连天向天横(遮蔽) 暮去朝来颜色故(容貌)
6.下列选项中对典故内容和使用典故的目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周公吐哺:相传周公曾在吃饭时屡次吐出口中的食物,迫不及待地接见贤才。曹操在《短歌行》里运用该典故是为了表现自己求贤心切,愿意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招待贤才。
B.杜鹃啼血:传说古蜀国的望帝禅让后化为杜鹃,昼夜啼叫,直到啼出血来才停止